deanany wrote:
如果高捷要衝高運量,建議可以學學台中BRT,把路線重疊的公車都消滅,就可以衝高運量了
沒這麼簡單,高捷加上公車的運量,還比不上台中公車的運量(還未加入BRT)。
而且,多數是高捷貢獻的,公車運量很少。
所以,就算消滅公車,能給高捷的貢獻也很少,因為本來坐公車的人就少.....
ShangLai wrote:
后豐舊鐵道應該是舊山線,清泉崗的運輸鐵路應該是神岡鐵路,已變成潭雅神自行車道了.....
...(恕刪)
ShangLai wrote:
另外,若要減少上下車的時間,BRT/LRT勢必就只能規劃平面,之前BRT遇到的車禍,後面的BRT公車還可以繞過事故點,但LRT必定是整個癱瘓......LRT的彈性還是比不上BRT
...(恕刪)
ShangLai wrote:
后豐舊鐵道應該是舊山...(恕刪)
herblee wrote:
對不起,應該是寫錯名稱
是指過了潭子站, 往北幾百公尺之後, 往社口=>神岡=>清泉崗 那條舊鐵道
herblee wrote:
應該是不會,輕軌和火車鐵道一樣, 會設道岔junction、轉轍器、岔心、護軌
如果發生車禍,可以轉換軌道, 維持單線通行
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
只有像木柵線內種無人操控的,一旦行控電腦當機, 也沒辦法換軌道
不務正業 wrote:
...
不能即時呼叫司機真的很扯
如果前一班司機表示路上出現障礙物必須停駛
行控中心又不能呼叫下一班司機告訴他暫停
是要等下一班司機自己發現嗎...
客運和計程車都能有總部去叫司機了
這跟官威沒有關係
通話是基於管理和控制的問題
不然叫什麼行控中心?叫服務台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