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5

*完整版* 存中街算台中最幽美或最有味道的街?

scria wrote:
最近才知道,Simply是法森小館老闆開的,不知義麵口味如何?
請問草悟道美食王S大光臨過了嗎?


偶比較少自動跑去這種低 要等退休或有人招
幾年前去過巴布 現在也消失了
J-ping 原來在中興街 有人說要帶偶去 後來也搬走了

中午想吃點牛肉 有點冷懶得去公益路 就近去高林鐵板燒
這家不錯 在肉蛋對面 開20年了 老闆像是香港來的
好吃又便宜 假日外面等一堆人 偶們的好處是平日去方便
幾年前一家不信邪在它斜對面開 踢館 不到兩年就收了
平常吃最多是雞肉套餐 都請師傅做乾煎的雞排 香Q! 160元
套餐除了主菜 玉米湯(很好的 玉米大顆飽甜)白飯 前後兩蔬菜 紅茶無限 一塊很嫩的魚(米國叫cat fish那種)中午還送一塊鐵板豆腐 甜點有煎香蕉或竽頭選一
一罐辣醬裡面滿滿小魚蝦米 不太辣 任你添加夠意思 香Q有嚼勁

滿500送下次50優惠 所以偶們三人吃共 480低話 就加點一個湊到500 下次雞肉套餐只要110

今天吃好點的 主廚牛排海鮮套餐 牛排鮮嫩 裡面紅軟 三分熟最多 附一碟黑胡椒 一碟爆蒜片吃光光
煎蝦六七隻 只頭尾部帶殼
花枝炒蝦一大沱
其他如上述
共450 減50優惠 共400 無小費 吃這個比到金典實惠
這個牛排馬馬虎虎可以 比起泓品還算聊勝於無!

晚上去 Jami 小菜比麵好些!

sheng5310 wrote:
偶比較少自動跑去這種...(恕刪)


我也喜歡高林鐵板燒!!由其是甜點:)

晚安 各位:)
Sherry Ho wrote:
我也喜歡高林鐵板燒!...(恕刪)

感謝晚安!

22f wrote:
真不知那家準?信義指...(恕刪)

整理期變動不明顯 樣本數不夠大時所得結果不客觀 這幾個月都是這樣羅生門!
歡迎樓主回歸!

不過最近這種社會氛圍...
樓主也許可以考慮換個 ID
把 f 改成 K
這樣也許被砲的機會會少很多

不知道樓主大人有沒有被 FATCA 掃到?
也很好奇 有雙重國籍的有錢人
除了放棄米國籍之外 還有其他的應對方式嗎?

wdbtzjrsxo wrote:
另一個想請教版上大大的問題是,現在多數國家相繼讓該國貨幣貶值,而台幣卻往往釘住在
一定的匯率上(變成台幣上漲),所以造成台灣本國財產被高估,試問這是不是也算央行不會願意
讓台幣也貶的原因呢? 否則,那麼多工商大老都出來喊話了....




工商大老都出來喊話的目的,是希望政府讓台幣能夠跟上其他國家的貶值幅度,以便可以繼續靠匯率來維持他們企業的競爭力,不用拉高待遇請更優質的員工來替他們打工…


匯率不會讓本國財產被高估!


任何一個國家的房地產的價值是永遠不變的,會變的都是衡量它價值的鈔票,例如,如果經濟崩盤,它會讓捷運停駛,讓明星國中變成三流國中嗎?


不會,既然不會,從使用上價值來看,捷運宅、學區宅本身的價值是永遠不變的,甚至只會隨著持續改善住宅周邊環境,讓價值變得更好


只是在經濟崩盤時,大多數人手上的鈔票數量會減少,整體鈔票數量也會減少,並在物以稀為貴原則下,讓鈔票本身的價值提高,變成只需要相對少的鈔票來換房子,我們看到數字上的變化就成了人們口中的跌價!


相對地,在經濟過熱,又或是央行刻意製造過多鈔票,大多數人手上鈔票數量會變多,又或是少數人手上鈔票變多(央行刻意多印的鈔票總是會讓某些人手上鈔票增加,鈔票不滅定律?),整體鈔票數量也會變多,並在物以稀為貴的原則下,讓鈔票本身的價值被稀釋,變成需要相對多的鈔票來換房子,我們看到的數字上的變化就成了人們口中的漲價!


同樣道理也適用在台幣與其他貨幣之間的匯率變動


當美國狂印鈔票時,假設讓美元總量激增20%時,理論上美元價值稀釋20%,台幣價值應該相對增加20%(或是說升值20%)


然而,只聽聞美國狂印將近3兆美元鈔票,卻不曾聽聞台灣狂印多少鈔票,那為什麼台幣沒有瘋狂升值呢?


這只有一種可能,台灣也跟著狂印鈔票,只是台灣狂印的比例不像美國那麼多,所以台幣兌美元就是升值了


因此,在多數國家相繼讓該國貨幣貶值,台幣卻往往盯在一定的匯率上,其實是讓台幣也同步貶值,台幣的價值其實在下降


前面講過了,房地產價值傾向永遠不變,會變的都是衡量它價值的鈔票本身的價值在改變


既然台幣同步貶值,房價再上漲,只是遲早的結果而已…


台灣是資源稀缺國,大多數原物料都極度仰賴進口,因此台幣同步貶值時,用台幣計價的原物料價格也將全面上漲,導致未來蓋新房子時,成本只會更高


很多人傳說近1年來,以台幣計價的建材價格跌掉很多,建商沒理由再說反映成本,而不斷推高推案價格…


唉…建材價格是跌了,但這些建材他們會自動變成大樓、橋樑嗎?不會,因此建築大樓、橋樑佔去最大的成本其實是機械設備與人力


讓房價這麼高的原因,其實還不是建築成本,而是土地成本!


台北市中心土地成本大約都在每坪500萬以上,而1坪土地大約只能蓋3建坪(住三容積率225%;若再加上不算入容積率的陽台、公設),光土地成本,每建坪大約就要150萬以上


你希望建商賣多便宜給你呢?


也就是說,當你只看到建材成本降下來,卻忽略掉佔最大成本的土地時,你自然看不到真相與趨勢!


當台幣價值不斷被稀釋時,建商只能用更多數量的台幣去換得土地,最終必然會反應在售價上


雖然中古屋的建築成本已經不會再增加,但由於新成屋越來越貴,而具有取代性的中古屋自然也會隨之上漲,又加上,市中心中古屋的潛在價值都尚未反應,市中心中古屋上漲,多少也是反映出潛在價值


例如,在市中心三房住宅(30多坪),土地持分8坪來看,就算三房住宅要賣2000萬,他還是有1000萬的潛在價值(8坪土地持分乘上每坪土地400萬)沒反映出來


從這個角度來看,市中心三房住宅每坪70萬,會很貴嗎?


土地價值的變化,才是影響房地產價格最重要的因素!


另外,在各國政府競相狂印鈔票,讓貨幣貶值的大趨勢下,持有貨幣在手中,肯定最終是吃虧的!遲早都會逼所有的人,不管你怕不怕,你都必須選擇趕快把錢換成實體物品


只是,如果最終能逼得大多數人都趕快把錢換成實體物品,經濟還能差到哪裡去?


這就是各國政府「不負責」狂印鈔票,背後最大的動機之一!


另一個動機就是減輕政府自己的負債


當政府成功讓同樣一台車漲1倍價錢後,多年前欠下的債務,不就變得很輕鬆?例如:30年前欠下的債務可以買到1000萬台車,如今,債務數字不變下,變得只能買到500萬台車


同理,30年前買房所欠下的債務可以20台車;如今,債務數字不變下,變得只能買到1台車,多年前欠下的債務,不就變得很輕鬆?


如果你有注意到,30年前一間房子與當時年輕人不吃不喝15年的收入差不多;30年後一間房子與當時年輕人不吃不喝15年的收入還是差不多(只是很粗糙的比對,請不要過度認真探究這話的可靠性)


變化的其實還是鈔票本身的價值!









感謝f大的開示~
剛去央行的網站查了一下,2012年M1A/M1B/M2的年增率都還不到4%,
而如F大所言,外國是不斷的在印鈔救市,所以物價相對穩定的台灣才會吸引不少外資來台投資,
或許未來不只股市,連房市都要靠外資來撐?!

房價高低的因素是由許多因素造成,所以才會有不同的聲音出現,爭論未來是空還是多頭已經沒有太大意義,反正最後,擁有多筆房產的就希望它上去,兩手空空想買的就希望能下來些,不過,等"商品入荷"後,還是會希望它上去吧?!

在這裡可以看到較學術面的討論還真不容易,希望F大日後還能多多開課一下,謝謝~
如果可以,小弟想發問的是台灣和香港/新加坡,都是土地面積小/高度依賴進出口的國家,
相較下,台灣的人口資源和人口密度比還算是比較有利房市上漲,面對未來,人人口中所稱的人口紅利消失,對台灣未來房市有何影響? 而香港及新加坡,想必他們早就面臨這個問題,亦或已經有效"處理"了,該國是如何因應的呢?

當然,人口紅利影響最大的還是經濟,為了不讓問題範圍太大,還請F大自行縮限討論模型~
難得發言,沒想到時常逛居家版的我,總是跳過這篇兩千多則回應的文章
點進來看看頭,看看尾,就是沒有好好研究內容。
想不到今天有空看了幾頁,除了驚喜發現樓主分享內容豐富以外,
竟發現有位本樓常客好像是我熟識的人
一時興起往前看了幾頁,看到了他的買房心路歷程,更加肯定一定就是他
落落長的文筆...呵呵...我可以說句老話,「阿鬼你還是說中文吧」這樣嗎?


沒錯,就是你。
如果你看到了,應該也猜的出是我,網路對我來說跟台中一樣小,很容易遇到認識的人。


有陣子沒聯絡了,最近聽到你的消息,內容卻讓我百感交集。
我在此只是打聲招呼,順道說聲多謝你的關心,我過的非常好,不是客套,就是比你能想到的還好得多,不用擔心,如果有興趣,切磋一下理財也無妨。

另外有件事如果有機會我是很想跟你說的,希望不致於引起你的不愉快就是。


昨天中午去嘿鬥 吃完辦張會員卡 現折九折 效期無限 這家200上下套餐還是比較物超所值 住附近的可以辦一張 認卡不認人 同樣 B1 那家拉麵也可用 K大也應該辦一張!
sheng5310 wrote:
昨天中午去嘿鬥 吃完...(恕刪)

最近沒日沒夜稿我的窮人玩具 都沒到台中版來

謝S大好康逗相報 請問有門檻嗎
到他們家吃飯 每次都吃太飽 很實惠

剛剛在外面用手機上網 想說回家要讚美一下Sherry大的美圖
怎一下子 又換了呢
  • 7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