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炒房賺很大,結果全民炒房,
房價就下不來了,因為每個人負擔的少.
有錢人口袋深不見底,一個推案20億,是能夠吃幾個.
買整條街,店面一堆,當然有其意義,(有土斯有財哈)
但一堆大樓,空屋率高,真的有那麼多需求嗎?
若沒有中小型投資客和更多的自住客接受這樣的房價,
怎麼可能到現在還穩定在這裡.
比較台灣人的年收入(以所得稅來看)
現今的房價合不合理,其實大家都看的明白.
因居住所需之成本,已大幅成長到不堪負荷.
薪水十幾年沒成長,房價上升幾倍.
存在即合理,不論對每個人是否合理,
看空也罷,看多也罷,只要理性的買房,
自然會回歸基本面,房子是用來住的,房子也會套牢的.
婚前因工作買房,現在因為女王工作的因素想換房,
只是評估之後,不想用兩個人的十年薪水換一間舊大樓,
只能慢慢增加儲簿上的數字,等待適合的機會,
又或者是不得不時再行選擇.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