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蘇 wrote:
還在吵該不該禁的問題嗎?
這個議題根本不是這樣看的
今天一個地方議會可以禁止你騎摩托車,明天就可以禁止你開車,禁止你用手機、禁止你擁有房子,禁止你.........
這樣懂了沒有?
台灣應該是一個民主國家,竟然可以讓地方議會隨便剝奪人民的自由,這算什麼?
跟對岸有什麼不同?
應該說不會那麼慘,頂多面對大量的機車騎士轉成汽車車主,馬路壅塞跟車位更為惡化,又沒有至少台北等級的公眾運輸(高雄就別談了),接下來就是跟這棟樓許多人一樣,讚美學習大陸用車牌尾號限制汽車進城的政策
房子嗎,大陸是國有土地,禁止私有土地,要打壓炒房,控制土地才是根本,這政策也值得台中學習
davidwu0709 wrote:
雖然詳細條文尚未確定,但個人相當支持”限區域”禁止,例如菜市場和夜市
那還要限制燃油機車嗎,現行的人行徒步區政策做不到??非得來個限制燃油機車來"減碳"??
只禁菜市場和夜市,那還需要扯"減碳"嗎???
重機喜好者
台中市太晚禁摩了
昨天從中興大學開車到中清交流道 , 花了我一個小時的時間 .
塞車塞得要死 .
要是沒有摩托車 , 我想就不會這麼塞了 , 市容也會變得很漂亮 ,
比巴黎更吸引全世界的眼光 .
台中市的禁摩太晚做了

大家說,是不是啊!!!
重機喜好者
sjh12345 wrote:
不是禁摩, 是禁小客車才對, 不然只會鬼打牆.
台北夜市都有人開車逛?? 是摩的錯??
其實搞完摩托車,接下來因應大量轉換成汽車車主的汽車們,開刀的對象只會是你們
要解決台中市民塞車的問題,大陸是採車牌尾號輪換限制進城來緩解
其他先進國家的例子,這還是十年前的舊文,而這新聞還是針對機車的
塞車稅功不可沒 倫敦交通變好啦 (92.6.3)
在一個晴朗愉快的春日午後,倫敦市政府道路安全官柯林斯在倫敦市中心街頭就定位,準備向倫敦最新的潛在車禍受害者—機車騎士,提供道路安全建議。
柯林斯表示,自從倫敦於二月十七日正式開徵塞車稅以來,倫敦街頭的機車騎士人數已經大幅增加,機車出車禍的機率也隨之升高。
開車進市區 先繳五英鎊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指出,倫敦市政府開徵塞車稅的目的是要具體減少倫敦的車流量,實施範圍為倫敦市中心方圓八英里內地區,在週一至週五早上七時到下午六時半期間開入倫敦市中心區的汽車及卡車駕駛,都必須繳交五英鎊(七.七五美元)的塞車稅,違者則得繳交一百二十五美元的罰款,但機車則不受此限。
倫敦市政府這項創舉是全球為解決都市交通壅塞問題所採行規模最大、成敗風險也最高的措施之一,從紐約到巴黎等國際大都市市政府都正在密切觀察倫敦這項新法的成效。
柯林斯感嘆說,倫敦的機車騎士多半在時隔多年後才重新騎車上路,他們把機車當成玩具買下,結果往往上路後還沒轉過第一個彎就摔車。
機車免繳稅 車禍率不低
目前機車僅佔倫敦市中心每天車流量的十分之一,但卻有三分之一的車禍和機車有關。柯林斯表示,機車最常發生的車禍有三類,其一是遭轉彎車輛擦撞,再不然就是在濕滑路面上失控,或因為騎士違規逆向騎車而發生車禍。
塞車稅雖在倫敦民間引起極大爭議,更可能危及倫敦市長李文斯頓的政治前途,不過實施三個月多來,成效似乎相當不錯,就連冷眼旁觀的倫敦黑頭計程車司機也不得不承認,倫敦交通的確出現明顯改善。
一位計程車司機指出,受到伊拉克戰爭及景氣趨緩影響,倫敦車流量原本就已減少許多,這也使得新法實施後,市中心區車輛遽減的情況更為顯著,市長李文斯頓的運氣實在太好。
車流量減少 市府進帳多
據負責開徵塞車稅的倫敦市政府交通機構發言人表示,大約有十萬名駕駛人已經繳交稅款,市政府已取得逾兩千七百萬美元的款項,可用來補貼在各路口裝設攝影機和電腦系統以拍攝並追查車牌號碼所需的三億一千萬美元經費。
這名發言人還說,李文斯頓市長原本預期開徵塞車稅可減少倫敦十%到十五%的車流量,沒想到到目前為止,車流量減少的幅度已達十七%至二十%,成效令人刮目相看。 (取材自紐約時報)
重機喜好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