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屯中科新建案--地109坪.也是只管理室沒有其他華麗公設.公設比32.7%--也差不多33%.成交價好像也不便宜.結論好像是--1.就算沒有華麗公設價格也不會便宜.2.有華麗公設且公設比33%--感覺好像建商佛心來著.
台灣台中市民 worte:西屯中科新建案--地109...(恕刪) 結論正確,還是回到建商的策略手中!!一再證明消費者是弱勢的,兩手攤攤!!尤其大建案有獎勵容積可以增設這些設施,戶數多點又能負擔維護費用現在建案就是用這點(東看西算好像比較划算)來吸引剛性自住的首購族!至於什麼戶數少、單純不複雜的,只能說口袋深 ,當然好,量力為之!!
阿比 worte:結論正確,還是回到建...(恕刪) 格局方正、面積開闊的建地才有機會壓低法定公設。不用妄想低公設就能低單價回饋住戶。附近都是野狗雜草的時候開始養地就是要成本,為了街廓完整得搞定畸零地地主就是要成本,大範圍土地標售更要成本。那種低公設高單價的大樓往往也是高總價。買不起高總價的大樓,就買高公設低總價大樓。
richard0629823 worte:我是看到不少誤解有點...(恕刪) 感謝大大的超長超用心回復以及其他朋友們的見解與回覆當然 這樣看下來 似乎公設比是一個有許多空間操作的議題至於相關公設內容 也要看消費者買不買單也不一定是建商說的算~
不停修改的建築法規,也是公設比高低的變數之一,以新北的一般社區來說,什麼豪華空間設備都沒有的超務實社區,也是要30%左右,這是照法規所蓋出來的,相信消費者不願意,建商也不願意,但要玩這個遊戲,就是要遵守遊戲規則~有人想買超低公設,也有人想買一堆設備、活動空間的高公設建案,就看市場取向跟消費者定位問題吧,就像TOYOTA跟賓士都可以動,但內容不一樣,價錢也就不同囉~另外有人提到說無法得知建築物的內容,其實從鋼筋、水泥用哪家、什麼規格、取樣測試報告等等,每層樓都有完整記錄,也都可以查,相信建商也不會不讓你看,只差在你看不看得懂而已
八月二十 wrote:這是因為基地太小,所以光是把法定公設蓋完以後就沒辦法再蓋其他了未來還是大基地吃香...(恕刪) 有時候精華地沒有大基地,但因地點好。雖然高法定公設,新的沒得挑,舊的案件少,沒得挑的結果,消費者還是買單。房產優劣,不是只看單一因素,location還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