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

BRT車道設計問題, 撞況連連??

我住台中,最近在"台灣大道"開車的感覺是....1.車道變窄,感覺更有壓迫感。2.部份路線一般車輛只剩2線道,結果遇到等待左轉的車輛排比較長,會造成只剩一線在可以行駛。3.從外線切入主線道,要多閃個BRT車道,目前還不太習慣。感覺比以前容易塞車,沒所謂"大道"的感覺,不過對於BRT的乘客來說,不用跟汽車一起塞,應該評價比較正面吧。我只是小市民,沒辦法改變什麼,只能隨波逐流,怕塞,就盡量避開嘍。
20日的事故起因是小自客車主突然從中線切到專用道上待轉想要從快車道直接右轉河南路造成.
BRT的痛只有常常開中港路的人才知道吧

網路上一堆說BRT多好多厲害的看看就好

反正選舉要到了什麼鬼話都會出來

我只希望不要再有BRT跟車子擦撞的新聞

常常看到車子卡在中間 真的令人捏一把冷汗



題外話

請問為什麼平日跟假日BRT車上的乘客數量落差這麼大

求解
大家好

aboutabout wrote:
Ans.1:
您有想過在車流量很大或者塞車的時候,被卡在快慢車道之間轉不過去的情形嗎?

Ans.2:
嘉義市怎樣個人是不知道,但臺北市的公車專用道是設在快車道(內側車道)上,根本沒有這種問題!

有比台北市信義路難嗎?
真是看不慣那些只會說自小客車駕駛人的問題...

BRT一開始建設在中港路事實上已經錯第一步了

建設以後設站的位子的設計又是繼續錯

導致開車的民眾必須冒險去一次跨越兩個車道去做快慢車道的交叉

也許慢車道切換到快車道還比較有緩衝空間也較沒有視線死角

但快車道切慢車道呢?

台灣是左駕,看右方來車會比看左方來車來的麻煩

要先切過BRT專用道然後開到不會被路樹&BRT站體擋到的位子去觀看右後方有無來車

以上的講解還只是一般的情況下

但是台中人都知道中港路的車流量根本不可能是"一般"

現在BRT班次還不是很密集就已經有狀況了

往後班次密集後怎麼辦?

不要只會為了護航BRT而只怪罪開車的民眾

一切不也都是設計不良的問題所導致的?

我是不知道在這討論的是不是都台中當地人

如果不是當地人卻在這邊講台中人開車習慣差什麼的人

何不自己開車親自來跑一趟中港路?

自己去實驗切換快慢車道就明白為何台中用路人會反彈了
真‧黑毛獅王 wrote:
沒辦法, 每次都想學國外,

沒考慮到台灣人的駕駛習慣與外國的差異,

加上有的又只學了一半,

難怪國外的東西到台灣都水土不服....(恕刪)

100%認同, 完美的見解.
Jacky99999 wrote:
真‧黑毛獅王 wrote:

沒辦法, 每次都想學國外,

沒考慮到台灣人的駕駛習慣與外國的差異,

加上有的又只學了一半,

難怪國外的東西到台灣都水土不服....(恕刪)

100%認同, 完美...(恕刪)

的確,台灣人的駕駛習慣很差!
近期的公車專用道大多設在中線
畢竟左轉能用燈號調控,快慢車道切換那就難了
切換時還要在一個路口一口氣橫跨兩個車道,自己開過您就知道危險
再來台中路本來就不大,BRT無法全線都專有路權經常看到一次來兩三台車
這種行車狀況要智慧燈號控制我看不容易吧
很多路段扣除BRT車道只剩兩線,路口還讓車輛左轉,左轉待轉車道又不夠容納左轉車輛數
結果尖峰時間台灣大道的快車道變成只有一線
明顯事前規劃不足,唉,本來都是潛水,可是每天在路上看這些亂象,不得不上來吐吐苦水
我們的公共建設這麼搞,怎麼樣才能跟上世界腳步

cc2009 wrote:
100%認同, 完美...(恕刪)


嗯~習慣改變需要時間,
別一昧說爛,
想當初台北公車專用道也是如此,
等系統與習慣都改善了,
方便性就出來了,
短期的陣痛和檢討缺失都是必要的,
可以理性看待...

ddcatt wrote:
這不正凸顯BRT的好...(恕刪)

有時候我會去搭公車,因為台中搭公車有八公里免費,如果沒有免費優惠我寧可選擇騎機車
  • 4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