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ner_feng wrote:
台中的公車,主要問...(恕刪)
我家四囗,5年前95趴坐私車,
現在95趴坐公車,
也是跟住的地點有關,
acer wrote:
怎麼總是會看到,為了想要有BRT,就去打擊其他公車路線的想法。
道路就是這樣子,是有限的資源,光只允許BRT行駛,現況來說,對BRT當然是好事。
但是,一人爽,其他人累,實在有夠給她自私的啦。
台北市的公車專用道,沒人在詬病-多路線共用專用道的這件事。
這麼做沒造成困擾,倒是帶來許多方便,要換車、轉乘、習慣、用台都在一起...等等,好處多多。
但是到了台中,這反而是一件事了。
喜歡BRT,很好,但是,請不要去打擊其他公車路線,既然是『公車』,就是一個路網的概念,是『面』的概念,不能光只有想到『線』。
在都會區更是如此,需要的是一個"網",需要的"面",到處都可以有公車,光光只獨厚特定路線,那直接蓋捷運,比較實際,不需要BRT了。
喜歡BRT,真的很好,但是,不要去打擊其他路線,那不會對推廣BRT有幫助的。
要BRT好,就要允許也給其他路線,也同樣的有該有的路權,這樣子大家互相幫忙,點線面都到位,才是公車族之福。
acer wrote:
接受「不認同」,完全接受。
只是,現在是要討論「公車路線整合」,還是「公車專用道」,還是「BRT」?先設定一個清楚的主題吧。否則,要回應,也無法給回應。
當然可以不認同,不過,你所不認同的內容,其實仍然反應一件事:效率才是重點。
這個主題,已經撩下去,就講更清楚一點。
大家都很在意效率,就拿這件事來討論,來討論,要怎麼提升效率。
選項1: 維持原先直線路線,只是把公車排擠到路旁車道,留下專屬車道給BRT通行。 ===> ★☆☆☆☆ (原因:只有BRT好,其他不好)
選項2: 公車路線重新規劃,重新排列,將直線路線,改成L字型路線設計 ==> ★★★★★ (原因:分散車流,各個區域平均,並且在北捷已經證實有效)
要了解捷運L型路線,對於效率的影響,這邊有一篇文章,大大推薦。
http://toprachel.blogspot.tw/2011/12/blog-post_5020.html
你提的很好,但是,要改善,要做到效率,在台中市要做的,跟台北市一樣,是公車路線的整體規劃,那麼原先台中的BRT,瓶頸還是塞在台灣大道,並無法達到效率提升。
那麼,我們來比較台北與台中,就實際一點的,台中公車路線是有重新整合過,火車站前的停靠站也被移到外圍,這些改變都被罵了一頓,但是有人就是敢做事。(就議題討論喔,有就有,沒有就沒有)
以上,你要反駁,要提出相反的看法,很歡迎呀,但是,把重機上高速公路搬出來舉例,不知所云.... 恩,那就算了吧,請不要這樣子討論,如此的話,我們都可以省一點時間,做更有意義的事。
huron wrote:
你第一篇文章支持的...(恕刪)
acer wrote:
怎麼總是會看到,為了想要有BRT,就去打擊其他公車路線的想法。
道路就是這樣子,是有限的資源,光只允許BRT行駛,現況來說,對BRT當然是好事。
但是,一人爽,其他人累,實在有夠給她自私的啦。
台北市的公車專用道,沒人在詬病-多路線共用專用道的這件事。
這麼做沒造成困擾,倒是帶來許多方便,要換車、轉乘、習慣、用台都在一起...等等,好處多多。
但是到了台中,這反而是一件事了。
喜歡BRT,很好,但是,請不要去打擊其他公車路線,既然是『公車』,就是一個路網的概念,是『面』的概念,不能光只有想到『線』。
在都會區更是如此,需要的是一個"網",需要的"面",到處都可以有公車,光光只獨厚特定路線,那直接蓋捷運,比較實際,不需要BRT了。
喜歡BRT,真的很好,但是,不要去打擊其他路線,那不會對推廣BRT有幫助的。
要BRT好,就要允許也給其他路線,也同樣的有該有的路權,這樣子大家互相幫忙,點線面都到位,才是公車族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