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

管理員您好~ 請協助申請刪除本文!

~~~~~當然會去坐~~~到火車站至少不會塞車,也比公車快多了~~~~

DT痘 wrote:
EX︰十大建設中的高速公路(我記得沒錯的話是中山高的樣子)~
當蓋的時候也是被罵的要死~
原因是「台灣那麼小,須要那種東西幹麻」~
到現在~
你能想像沒有高速公路的日子嗎?

長久以來我對於這件事一直有一些疑問,
十大建設是民國60年代的事,
以當年的時空背景而言,
官方掌控所有的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
意見不同的雜誌剛常常還沒出版就被查禁,
而且集會、遊行是違法的,
在野人士頂多只能在政見會或者議會上發表一些不同的意見,
簡單的說就是在媒體上幾乎難以看到、聽到在野人士的言論,
人民有意見也無處發表的,
怎麼突然間媒體就跑出有人罵十大建設高速公路這新聞出來,
還對照著經典名句「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
我不是懷疑這事情造假,
只是覺得以當年的情勢而言,這件事有明顯操作的痕跡。
當然會,不但如此,連上海、廣州、台北和雪梨的捷運我都有去坐,一定有人用得到,到時再禁止摩托車上路就會有更多人坐了。
一定會去坐

而且我覺得藍線MRT一定會蓋
畢竟中港路是貫穿台中東西向的主要幹道
所以不是該不蓋的問題
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另外我看到藍線BRT的車站設計是在道路兩旁而不是在中央
就覺得是為了藍線MRT預做準備


ncvt wrote:
長久以來我對於這件事...(恕刪)


這件事跟在野人士沒關係
單純就是國民黨內的阻擋
雖然當初一黨專政
國民黨內並不是統一聲音的
這裡不適合談這些...
有興趣可以自己上網G大神一下
當初蔣經國推10大建設的難度並不低
畢竟他對老國民黨員的控制力並沒有老蔣強

lu2003luu wrote:
~~~~~當然會去坐~~~到火車站至少不會塞車,也比公車快多了~~~~


會坐~~~當然會去坐阿.....


但是要"每天"坐,那就不一定囉~~~~

a2424242 wrote:
高雄何來的內需不足高...(恕刪)


所謂內需不足指的是"純高雄人"有搭乘意願嗎?

如自己人搭乘意願不高,那無法單靠外縣市人口支撐,

台中生活圈較於廣大,由甲地到乙地常需耗時30分鐘以上,

如果有捷運我想搭乘人口應該會不錯,當然捷運站的地點非常重要,

純感想,無惡意,謝!






tenkui wrote:
但是要"每天"坐,那就不一定囉~~~~


沒錯!!

捷運能否營運下去不是只有一時興起去坐玩玩的~~

需要民眾"長久"支持才有可能營運下去!

我是魯夫 wrote:
捷運人口.是要培養的
高捷剛開通..從一日/9萬人,,到目前的一日/13.8萬人..每年都在成長..(恕刪)

是的! 高捷每年都在成長! 只不過,必須每日運量成長到50萬人次才能損平。

如果剛開通時是25萬人次,感覺很快就到50萬人次,
但開通3~4年才13.8萬人次,50萬人次的恐怕還很遠....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會坐啊

不過前提是

當路邊停車的成本高到恐怖

讓我覺得多走兩步路比較划算的時候吧...

所以建議中港路沿線腹地的路邊收費,要率先調高到50元/h



  • 4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