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時代公園大廈

fullhouse0929 wrote:
有人有去看過了嗎~想...(恕刪)

面公園真的要你命3000+⋯⋯⋯
讓歷史退場,新人進場

都市更新,若只是拉皮與談分配讓舊人住新屋,終將只會建造出一座「更現代的沒落」。

我們以為重新粉刷外牆、拉高樓層,就能讓一塊地段重獲新生;但時間不會因為外表年輕,就赦免一座城市過去的疲乏。當老舊社區裡的生活習性、使用模式、公共意識早已與地段脫節,僅僅重建,只是讓舊習穿上新衣,讓過時的生活方式再活一次。

你會發現,新的建築裡仍是低度參與的住戶、不信任鄰里的氣氛、無法形成社群的格局、夜晚毫無人聲的走廊。城市最終不是敗在建材,而是敗在人的集體習慣。

一個地段的價值,不止於它的位置,更在於它吸引什麼樣的人群、培養出什麼樣的生活文化。當一處區域長期被「三流生活方式」──低密度、高閒置、缺乏公共參與──所消耗,即使重建,也難以脫胎。與其在舊的基礎上強行延壽,不如選擇一條徹底的路:全面收購,讓歷史退場,新人進場。

這不是殘酷,而是城市進化的必經節奏。

我們總害怕談「換人」,彷彿那是一種對舊住戶的驅逐。但真正需要被驅逐的,其實是那些已經不再適應未來的生活模式。收購不是為了趕人,而是為了給城市一個重新設計人群組成與功能配置的機會。

當一地段足以承載更高的公共價值,它就不該只繼承舊帳。讓新的居民、產業、社群文化在這裡落地,才能真正與城市共振。讓有意願參與城市共創的人進駐,才能讓都更不再是單純的坪數遊戲,而是一次有方向的社會升級。

城市的進步,不在於原地安置舊人,而在於看見整體未來的可能──讓人群重啟,讓空間重生。

時代公園大廈 走對了一條都更的路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