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er 9.23 wrote:
請問大家在買預售屋時都是如何跟銷售人員議價的?
聽朋友說在買預售屋時銷售人員都會詢問客戶一句話:「自住還是投資?」,在這個時候如果回答:「投資,因此很在意日後賣屋的利潤,不能被套牢。」並裝出投資客會有的態度行為,通常買房會比較便宜、至少不會買貴;但是如果回答:「單純自住」的話,買房就會買得比較貴,因為銷售人員會認為自住買貴沒差。
因此想請問大家事實上真的是如上述的情況一樣嗎?謝謝。
投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議價經驗/方式/內力+功力,以及一顆高FQ財商的腦。
而這邊僅分享其中一點點小方法...給看到這篇回覆留言要自住買房的你們,
至於其他很Deep的技巧就不適合這個主題,先略過,自住客的你要學的可以學,但是銷售人員看多了客戶,自己會分辨你的實力到哪邊,提醒你還是要做足功課跟自己財商腦內的知識才可以。
所以,當銷售人員問我「自住還是投資?」的時候,我都會說:「我之前買了你們家附近的哪個案子跟哪個案子,現在你們這間是要買來給我媽媽住的(阿公/阿嬤或誰...都可以),這樣對方大概就懂意思了,而我也就有了投資跟自住的雙重身分可以自由發揮。
因為接下來的棟別、樓層、立面價差跟平面價差、座向等等...價格,以及車位的價格/選位/靠柱/靠電梯/等等...全部的議價問題,
我都以:你們這間是要買給我媽媽住的(阿公/阿嬤或誰...都可以),先建立我是孝順長輩的形象跟角色後,再議價&自由發揮。
例如:買這邊是因為我媽年記大了又不會開車,所以才要買在捷運站附近,這樣出門比較方便,還有車位樓層給我B3或最低的就可以了,車位價格只要便宜就好。
之後再補一句:「這車位我媽媽不會開車用不到,所以以後可能要租給鄰居。」
不過後來事實是我在挑車位的時候,明明是要買給不會開車的媽媽住的,卻開始挑最好最幸運的車位號碼、還要好進出、要靠柱+靠電梯近一點的,因為這樣百貨公司購物或買菜或買大型物品回家時,不用走太遠又費力。
至於挑樓層的棟別、棟距、座向、立面價差跟平面價差,以及最後你跟銷售人員談到的總價多少後要再怎麼殺價&議價到雙方同意的最後成交價,這已經離題,就不說了,01這邊如果有其他老大願意分享方法跟技巧的話,記得你們自己要筆記學起來。
最後提醒要買房自住的你,銷售人員看多了客戶,自己會分辨你的實力到哪邊,你自己還是要做足功課跟提升自己財商腦內的知識才可以,並祝大家最終都能買到自己心中幸福的家。
我評0分的FQ不及格快改變→否則無法財富自由&我評100分的FQ已及格恭喜你→已走在人生勝利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