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國外公設比是不是都不算錢

Kang-Wei Tzou wrote:
最扯的是,這些公設坪數,明明就是固定的,
但因為每戶坪數大小的不同,卻用相同的公設比,
衍生出,大坪數住戶負擔較多的公設費用,
小坪數只要負擔較少的公設費用,
明明大家所使用的公設面積都是一樣的啊?!

每一戶,都是社區的一份子,公設,本來就以戶均分最為公平

但是建商為了讓小坪數看起來比較不吃虧,所以採用了一個公設比的方式來計價,甚至以此來計算管理費

但是,大坪數的住戶真的用了比較多的公設?答案可能是相反的!
台灣人視房產可以炒可以差價賺錢
外國人有防堵機制不炒房只能住.
自然價格只能緩漲.
國外整體環境都有美感.公設跟環境很容易合為一體.
台灣是出了豪宅後,公設外面公有部分都破爛陳舊的
這是國民觀念的問題.
怎麼算總價當然沒差
但消費者直觀感受當然有差
所以建商對實坪制才抗性那麼大

到了有人說實坪制國家公設慘不忍睹
就我身邊經驗跟住過的地方
香港跟韓國的公設品質也都能屌打台灣

友站四年前有一篇不錯的結論
https://www.leju.com.tw/page_blog/view/140
----------------------------
小惡魔77 wrote:
剛剛去一個建商
跟我說國外的大樓公設比
幾乎都是建商蓋給用戶使用 吸引買氣
然後公設比那個不會再賣價上面刊登

說台灣是連公設比也賣給客人?

立委怎都不立法 教訓這些台灣建商!?


台灣多半是針對自己買的物件公設所多需要負擔的費用,
但國外(美國)來說則是針對自己買的物件社區公設所需要負擔的費用!
在加州,除了地產稅,還有Mello-Roos tax(額外的地產附加稅),
Mello Roos Tax通常為房產價值的1%上下,
一般這個稅要交20-40年不等.
主要用來建造新社區中的學校.公園.消防站.馬路等公共建設,
而且新社區的Mello-Roos tax現在得要交40年,
完全不比台灣輕鬆或便宜!
小惡魔77 wrote:
剛剛去一個建商跟我說(恕刪)


我是在拉丁美洲長大的,住過好幾個拉美國家,在那兒買賣房子,權狀上寫的面積 "XX 平方米" 就是你屋門內的面積,建商敢把公設包括在內就一定會被告到死,也沒有一家建商會這樣做.....

回台灣定居後除了驚嘆於房價的高貴,最摸不著頭腦的就是房子的面積計算,常常看到房子面積寫 50 坪,實際去看大概只有三十多坪,而且公設比例還不一樣,自己要去小心不要摸到比例高的,到現在我也沒習慣這種計算方式.....
公設不賣給屋主的話,改天建商倒了就把公設封了,還是法拍掉,到時問題更大!
ATB
ATB

臺灣人以管窺天,國外公設是屬於管委會,屋主每個月都要繳管理費。管委會屬於非營利組織,有專門的法律法條,管委會只要無違反法律規定也可以制定那個社區/大樓專屬的條例。每個屋主都是管委會成員。

2021-09-10 10:12
cinnamon coffee

公設只是從私有名下改成掛在管委會名下,每一戶都是管委會之下平權的所有人,不會有建商持有公設的問題

2021-09-10 13:42
實坪制只會讓建商逮到機會再漲一波的…
甚至連帶中古屋也會一併漲
各位如果還想買房就不要想實坪制的問題了⋯⋯
ufovin

別鴕鳥不敢面對,實坪制會讓高房價真正現行,到時,要嘛回歸市場機制,要嘛政府出重手

2021-09-10 9:02
Shawn732

那就叫他漲看看,看他能漲去哪,能夠火箭沖天我也會佩服他們

2021-09-10 10:03
小惡魔77 wrote:
剛剛去一個建商跟我說(恕刪)


你去看立委背後是誰在養
看一看你會發現一堆立委都是建設公司老闆
小惡魔77 wrote:
立委怎都不立法 教訓這些台灣建商!?

我笑了 笑到流眼淚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