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8f wrote:照新聞陳述的那就剩下潭子頭家段最適合 潭子那一塊地,應該就是原本的精忠新城眷村,那邊其實不缺房子,頭家村以前曾經是全國人口最多村之一,將近20年前就3萬人,佔潭子人口的1/3。那邊可說是台中市極少數房子蓋得超級密集的地區,房子超多,但嚴重缺乏公園與戶外活動場地(只有一個面積大約1百多坪的迷你公園跟得天宮幾十坪的廟埕),也嚴重缺乏停車位(停車超級困難比公益路還難),民意代表說的沒錯,那邊最需要的其實是公園跟停車場,並不需要再蓋一個社會住宅。
有關惠民公園旁的社會住宅,基本上中央是先射箭再劃靶,根本沒有考慮過周遭環境的負荷,簡單說明一下狀況。1. 西屯路只有雙向一線道,根本沒有行人道,也沒有路邊停車格,路邊的公車站牌甚至只有一個牌子,這部分嚴重影響到 (1) 沒行人道,人、機車、汽車、腳踏車、都在爭奪那一路線的空間,這樣你要叫UBIKE、機車騎士、行人、推嬰兒車的家長,如何安心走在這道路上;(2) 等公車的乘客要注意公車還要注意往來的車輛是否會撞到自己。2. 社會住宅中央設兩百多戶,但室內的停車位卻只設130幾位,可想而知後續住戶的停車會外溢多嚴重,這還不包括住戶的親友訪客車輛的需求,如果居住在附近的住戶就會深刻體悟,周遭環境根本超難找停車位而且車位一位難求已經數年了。3. 西屯路上還有一堆電線桿存在、衛生下水道更是不完備,在這樣一個老舊城區的範圍內,人口已多、綠地不足、公共建設缺乏、道路拓寬不易的環境下。政府應該思考環境減壓的建設,而非利用公權力讓人口湧入這個區域內。4. 周遭交通問題多、可以參考交通壅擠的熱點,附近的中港路、惠中路、西屯路、文心路都是經常堵塞嚴重,而西屯路與惠中路口的車禍也是經常有之,所以國家還要利用公權力引進住戶到這區域是符合居住正義?5. 國家公共設施的建設與私人的建設考量的點本來就會有差異,國家應該以更高的標準去確認評估整體公益性,而不是單純只是為了讓年輕人住到壅擠的大遠百商圈附近就是居住正義,應該也要考量附近居民及社會宅住戶的居住正義為整體考量,引導社會宅住戶入住環境負荷量已經很大的地區,是不符合居住正義的。6. 大家並不是反對社會宅,基本上大家都是支持的,問題是選址部分考慮更慎重,其實台中有很多新興開發區,公共設施完備,而且交通便利,例如台中市政府在北屯賣給建商可以蓋一千多戶的社會宅用地,這些新興開發區都需要盡快引進人口繁榮地方的。而針對西屯舊城區這塊,比較建議可以包租代管方案,希望能從民間釋出空屋作為社會住宅數量不足的補充,而公共建設能以環境減壓為主,這樣對於居住在這塊土地的人民(不論是否住戶或租戶)才是最好的。
西屯路沒有人行道,沒有停車格等,才會造就現在這麼熱鬧,如果像旁邊的青海路這麼大,西屯路今天不會這麼熱鬧,蓋了國宅之後,當然會退縮,留給行人走路的空間,社宅停車位不足,這就可以要求規劃更多,更加齊全,社宅蓋在海邊山腳,當然,反對聲浪必然減少,但是會造成想要居住的族群很大問題,收入不者或單親家庭者,要多兼職或照顧小孩,接送小孩等,如果住在交通不便處,會造成這類族群,不願居住,況且小孩的教育,在市中心也是更加方便,社宅可以好好規劃,而不是一昧排斥,只注重少數人的利益,是做不了任何事情,畢竟,沒有任何一件事,能讓每個人都贊成,目前台中市的社宅,有哪個是毒瘤淫窟嗎?反而都是安安靜靜,平平淡淡,社宅的設計規劃值得大家監督,但請安心接納,因為,哪天可能自己的子孫,可能需要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