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自己的生活 工作比較重要 坊間工具書都比較強調在辨識房屋好壞上也忘了這點
"本來就沒有100分的房子">>> 這點好重要
"買房子和談生意的場合是差不多的" >>> 原來是這樣.....不好意思
自己目前比較不懂談生意這一塊的範疇
原本把賣房子的銷售人員當成"業務性質"
如果目前都還沒有最滿意的,那就表示需要再繼續看房,或是再等等看,看下半年有沒有其他的案子推出.....
>>> 謝謝您 目前也還在考慮 也有在關注新聞稿房地產的部分
2020總統大選前可能也會有一點變化呢!!!
要練的是了解市場行情還有如何殺價的技巧
了解不同建設公司及代銷的銷售策略和方式,了解折數最低可以到多少?
>>>>真的太用心了
真的很謝謝您分享的許多"心法"
原來自己真的看太少房子了 目前含中古屋只看了10間左右 資歷還太淺 持續努力 謝謝前輩指教^^
Lilianchiu wrote:
大家好 小資女 單...(恕刪)
單身自住,一開始預算設定在600~700萬之間
不同是屋齡是抓8年內
一開始我也是和你一樣看591
看到之後就直接殺去該區房仲找人帶看
但有幾點我覺得比較重要
1)房仲推薦其他的物件,即使預算/空間和自己設定有點差異,也去看,連夾層屋都去看
(但記得要堅決抵抗他要你下斡旋的意志力)
2)讓他覺得你是真的要買
3)讓他知道有有做功課
4)走路看房子,然後東問西問(原屋主入手的價格,房仲他們自己買哪住哪都問了)
5)找菜鳥
以我的案例而言,我這樣跑完之後
反而更確認自己要的是甚麼,且和一開始設定的有差異
馬上訂下新規則
1)確認預算範圍(我增加了,找一個你覺得可信任的房仲評估,不要害怕讓他們知道你的底細,我因此知道我可以承受的房價比原本高不少)
2)正兩房格局,單衛浴,有浴缸加分(考量以後換屋的脫手性);
3)室內實坪至少16(以下的兩房其中一房大概都只放得下單人房);
4)有停車位(有車);
5)2005年新建築法規通過後申請的建案;
6)位置在尖峰時刻,開車半小時可到的地方(有一陣子我每天下班後都到處開);
訂出來後,實際看完確認某幾間是自己的對象後,排序後(我是用未來要賣,哪個位置最好排序),直接拿實價登陸低一點點的價格,就請房仲去問屋主賣不賣,失敗就換下一間,現在已經進入交屋階段~
我的感覺,樓主只是想買屋,但卻還不是確定自己要的是甚麼和能負擔什麼?
要自住,那是怎樣的自住?我是設定自住,但至少要能應付結婚到小孩高中以前的空間~
以大城仰雲為範例
如果我是你,就會騎車去中科商圈看一看繞一繞,看看是觀光客多還是帶著小孩毛孩出來逛得多~
半夜11點從大城仰雲騎去逢甲~
實際從大城仰雲搭公車或騎機車到你喜歡的綠園道或遠百,看時間你是否可接受,然後仔細想想一個月去幾次文藝咖啡店~
自己不需要學區,但以後萬一換工作,別人會不會需要?
如果你有做上面這幾件事,你會發現對面有一個24小時燈火通明的統聯轉運站,附帶有一個24小時麥單勞,但是有上下班時超可怕的中港大道,附帶24小時都會有統聯通過的福安路,如果妳都可接受,那就把心中價格記下來,列入議價清單
民主外送:接受假民主、特色管理、利益輾人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