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大大說得很好,聽得進去是你的福氣
很難得有人花時間打這麼多苦勸
套房千萬不要買.....
Corry0100 wrote:
1.肯定樓主明智的決定,退掉頂樓公寓是智舉,不然就會被當盤子被房仲和屋主賺一筆,自己還要背20年房貸,以後又賣不掉
2.潭子的房子並沒有比豐原貴,
豐原的房價平均真的比潭子貴很多。
3.若覺租豐原套房貴,建議在潭子租房也不錯,價格和套房條件可能會更好(有包網路水電之類…),生活機能也不錯,去豐原也近。甚至有些是在透天裡的套房有大陽台住起來也舒服。
潭子因為有工業區的需求,所以套房出租產品會有較多選擇,套房之間也蠻競爭的,所以房東都會含第四台什麼之類,自助洗衣店也不少,蠻方便的喔!交通上,回彰化也很快。
4.買房至少要買二房,以後才好脫手喔,如果要買套房,也要買坪數大一些,一房一廳一廚有陽台15坪,這樣和銀行談房貸才好談喔!
5.若沒存到頭期款,建議不要硬著頭去買房,尤其不要選擇“買個小套房又加上信貸"這種選擇。
因為:
1.小套房是不好脫手的產品
2.小套房未來增值有限
3.如果又是用信貸(給銀行賺高息6-7%)
等於是雙輸的局面。這是二個壞球。
有的人不曉得,在年輕時候的決定,往往會影響到50歲中年時,每個人累積的資產多寡程度。
買小套房:
1.不會增值
2.不好脫手
而且又用到信貸的話
1.讓銀行多賺你很多利息
最後,會變成,
買了房,不但存不到錢,反而會讓自己越來越窮,因為小套房不會幫你增值,10年後想賣又賣不掉…
聰明的做法應該是:
1.不要只圖求現在的方便,只顧眼前的利益,眼光要放遠一點,因為買房是大金額,長期理財的一種產品喔。
2.先在潭子租房,以時間換更好的空間及價格。
3.好好立下儲蓄計劃。
4.三年或五年後,買下二房。
(放心,未來3~5年中古屋房價不會漲)
5.快樂搬進二房,二房會保值,繳給銀行的房貸當做繳房租給銀行。
6.20年後,房子是自己的,而且錢都存在房子裡,還可以抗通膨。
7.20年後,至少有6.700萬的資產(以20年後的金錢來算)
8.若10年後要換房,二房也較好脫手。繳銀行的房貸繳了10年,等於存了10年的錢在裡面,把房子賣了,繳完剩下的貸款,就有一筆錢可以做換屋的頭期款。
9.快樂換三房,繼續繳10年房貸給銀行,繼續把錢存在房子裡,三房更保值及增值(土地持分較多)
10.過了10年,又想換小透天,一樣把三房賣了,當做小透天的頭期款…
這時,應該有50歲了。
20年前如果是決定買小套房的人,50歲有什麼?大約200萬的小套房資產?
如果當年是決定多存幾年錢,買對的產品,好一點的產品,而且不把錢花在信貸的利息上的人,
50歲時,擁有的是6-700萬的長年存房的儲蓄金額,有小透天市值可能是1500萬的資產。
如果到65歲想退休,再把小透天賣了,換間小房子,剩下當退休金買高收益債基金,每年8-10%,增加自己的退休金和醫療看護費之類。
或是,小透天賣了,改買二間小房子,一間自己住,另一間收房租,等於每月增加自己的退休金。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不明白,
為何有錢的人會越來越有錢?而窮的人會越來越窮呢?
其實一切都是從當年做的決定開始~
這是人生理財功課之一。
有錢的人為何會越來越有錢?
因為:
1.存錢買房(房貸1.8%)
2.不讓自己有卡債的循環利息(18%),不辦信貸(6-7%)
3.通膨每年2%,只有房地產能抗通膨
4.繼續存錢,繼續買房或存股投資(5-6%)
5.2-30年後,有累積一定資產後(5.600萬或更多),就可以開始用大錢生小錢(買ETF,高收益債基金等),複利,利滾利,越滾越多。
6.或把資產再拿去買房投資,繼續錢滾錢…
而20年後沒買房的人:
50歲還在租房,幫房東養房子,幫房東累積更多的資產。
或是買錯產品的人:
1.把錢存在錯誤的商品上。
2.又辦了信貸,花更多的錢和時間(年輕歲月)在繳信貸的利息上。
3.10年20年後套房賣不掉,被套在裡面,貸款又只能繼續繳。
別人是把不動產變動產,二房換三房,買套房就真的是不動產,一直被卡住很難動…
請:
1.繼續存錢
2.選擇對的產品
3.10年後換屋
強迫自己存錢方式:
1.去銀行辦零存整付(每月強制從薪水裡扣1萬存起來)
2.不要買儲蓄險,只有0.8%,會越買越窮喔
3.三~五年後,準備進場買房。
4.買房前請先看50間房(花半年~一年)
5.繼續好好持續做功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