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chungJay wrote:廢柴BRT省下來,集中資源蓋藍線捷運先。小學生也知道台中路窄,哪裡有空間給BRT跑。(恕刪) 哈哈哈 當年羅斯福路挖捷運時 兩邊商店幾乎全倒光藍線? 講笑話嗎先把brt 蓋滿 , 衝運量比較實際吧!brt才是現階段解決台中的良方!!
victor80808 wrote:在台中也生活20年了...唯一有用的只有高鐵其他都是住宅區誰會想搭?...(恕刪) 重點不在給既有台中人方便,而是引進北部人來買這些你所謂的"其他都是住宅區"。所以有到高鐵就夠了。P.S. 要看病的話,綠線有到中山醫學院。
臺北捷運興建期間傳出許多負面消息,其中木柵線(即今文湖線)可以說是最飽受爭議的路線。除了土建工程出現瑕疵外,試車時更問題不斷,最甚者為1993年試車時發生2次的火燒車事件[13]。負責木柵線機電工程的法商馬特拉也成為眾矢之的。由於合約問題,在1993年的商務仲裁判斷下,臺北市捷運局須賠償馬特拉16億4千萬元[8]。以上種種都使得臺北捷運成為當時政治人物的爭辯話題,與臺北市民所詬病的對象,甚至傳出拆除臺北捷運的聲浪[14]。除此以外,捷運局內部的弊端、經費透支問題和6條線同時興建所造成的沉重交通衝擊,也是當時爭論的焦點[8]。台北捷運一開始也是有異音丶不看好的人士。經過二十年坑坑洞洞才造成這樣的路網。其實很簡單,如果我到的點捷運可以到,可以不用開車不用付停車費。我當然選擇坐捷運。
中捷綠線短期當然不會像北捷但延線已有高鐵、中山醫、costco、迪卡濃、文心秀泰、ikea、公益商圈、家樂福、新光三越大遠百、和一堆人口密集的住宅區。百貨量販店早就卡位好,商業和人潮更集中是遲早的事未來市政府如果有能力在延線主幹道規劃類似brt的快捷公車在五權西、公益路、河南路、中清路、崇德路上接泊,捷運帶來的效益還是會更好
能否交通疏解丶改善空污明年就會知道了。談對房市影響: 綠捷開工台中已經漲一波(因交通建設漲)因房地合一就停了(因政府政策停)通車會不會帶來漲,這其實可以預見。實際上以緑線來看,七期G9房價最高,2020雙共構站完工,我相信它還是最高,加上20年後藍線通車,G9的中心地段不是任何一個重劃區可以取代。從G9往上往下切開哪里有可投資?G9往下是7丶5丶8期丶高鉄。G9往上的橘線我是已經放棄了。如果你是捷運族。個人認為下半部G9~G13其實是不錯的投資地段。如果你不是捷運族,喜歡開車,其實住在單元2丶草悟道丶美術館園丶74沿缐等其他區也很棒。北屯G0站我覺得滿像北投捷運站的概念,遠離工業區丶大坑養生丶都靠近斷層帶。水湳又更久,暫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