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 中部區域發展全盤考量,在另一樓提過
首先 就是 改善車次的密集度 與 路網的形成
小弟有幾點想法⋯⋯
1 民營bot 將鐵道路權bot給民營業者加入聯營(甚至引進日資日本民營的鐵道會社都行,鳥居也一起帶過來)
如此應可 撙節 台鐵 的營運管銷支出,並可以有更多的電聯車 加入區間的班次,增加車次間的密集度
2 關於路網 小弟其實蠻贊成 林佳龍先生 擴大內需增加基礎建設的想法,而鐵路的興築 其實 也是 區域再生與重整的重大國家建設,
若能藉此完成 中彰投 的鐵路區域路網何樂而不為?不要單單 把自己縮在 台中市(縣)
3 配合 海線高架 ,台鐵若能將 海線高架向南延伸到彰濱工業區 經 鹿港 再經 溪湖 到員林接員林鐵路高架,這 樣 將 把 中台灣 人口最集中最具特色 的區域放在一個 區域大眾運輸系統上,將對 區域經濟帶來發展動能(彰化員林溪湖鹿港彰濱工業區沿線的人口超過40萬人,一個嘉義市人口也不過 25萬 人 )
*台中市與高雄市人口相當(270萬左右),但高雄市(中心) 要再 增加 40萬人口很難(比較近的加上屏東市週邊人口也不到30萬,往北加上台南也太遠了);相對的 台中市(中心)和北彰化這40萬人口距離較近易形成共同生活圈 ,就缺一條大眾運輸系統來串連;當然也不要忘了 南投與草屯有 20萬人喔⋯⋯真的,別想什麼藍線橘線棕線,台鐵 快快建 把 北彰化環線/南投市草屯鎮(從五權站出發)全部串連起來就好,將可服務超過350萬人⋯⋯,而且 把彰濱也 接起來 又多了 3,600公頃的土地,可以滿足 更多中小企業擴廠或回台投資的需求
*以上 所提的台鐵路網若形成,將可串連 中彰投 ,火車運輸行車時間應可在 50分鐘內。
*台鐵海線高架 向南延伸到鹿港,再連接 員林高架鐵路捷運化,甚至再延伸到 田中高鐵站,再配合 橫向快速公路八卦山隧道,員林說不定成為未來 海線與南投 的門戶;整個中彰投區域 說不定將 會有 北台中 南員林 兩個都會中心。中彰投 超高趕北成為台灣僅次大台北的都會區之後,各項 重大 大眾交通運輸的建設勢必加快腳步。因此,小弟才覺得 台鐵海線高架 向南延伸經鹿港連結員林高架 或許是 中彰投區域發展重要的第一步。
現在 台灣最缺的就國家大型重要建設
台中市大甲區、大安區路段的台61線西濱快速公路,民國89年完成平面道路後,因與地方道路有13處平交路口,經常發生交通事故;台中市政府積極向公路總局爭取改建高架化,目前正由公路總局西濱中工處進行高架化工程,最快106年完工,將可降低肇事風險,提升行車安全,帶動海線發展。
建設局表示,為降低交通事故,並因應海線發展,市府積極向中央爭取「西濱快速公路大甲大安段主線高架工程」計畫,此案目前已由公路總局西濱中工處執行,該路段主線高架工程起點自大甲(130K+900)至大安(143K+800),總長度約12.9公里,寬度約22.8公尺。
http://www.taichung.gov.tw/ct.asp?xItem=1757761&ctNode=24068&mp=1001D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