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為什麼當初要讓一堆百貨公司蓋在中港路?

以前永琪,龍心,遠東,三商百貨,第一廣場在中正路上離對方一百公尺不到,中正路還是單行道。有人潮的地方本來就是商家聚集的地方。好的大眾運輸才是重點。
第一,大遠百使用用地有兩塊合併使用,鄰近中港路台灣大道是"教育部"地,不是台中市政府所有,當初是由遠東百貨向教育部公開招標承租,第一階段租期20年可在優先續租20年,後方的另一塊地則是大遠百自行購買。
第二,市場供需,你以為百貨公司願意設在沒有生意的地方嗎?? 目前的問題是這些百貨公司有沒有能夠提供足夠的停車代替空間,以解決停車以及塞車問題,以及最重要的,台中市政府有無能力或意願設法增加更多大眾運輸工具,以及鼓勵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減少車流。


LancerKai wrote:
台灣大道很塞大家都知道 每天都有大量的車要經過台灣大道上下國道一號或去海線那邊
但鄰近交流道的不遠處又有大遠百.新光三越.Tiger city.愛買..等等
會匯集大量人潮的營業場所
這樣每天一到下班時間 下班的車潮跟逛街的車潮聚集在那裏自然會大打結
而新光三越2000年開幕 Tiger city 2002開幕後陸續擴建就算了
但遠百2011年12月才開幕
而且我剛剛查了一下才知道 台中遠百是全台灣最大的分店
而且大遠百的"土地為台中市政府所有,簽約40年"
--
小弟剛來台中沒多久
想請問一下當初是怎麼發展的..
中港路是交通樞紐應該不是這幾年的事了
如果要有效的分流中港路的車流 應該是將這間遠百安置在其他地方
把要逛百貨公司的人潮引流到新的百貨公司去 也能帶動該區發展
但為何12年的時還要在交流道附近.繁榮的兩間百貨公司旁
再租地給遠東蓋一間全台最大的遠百呢@@?
這樣不是很矛盾嗎 囧
有人可以大概介紹一下當時的發展過程嗎?
同樣的文章在ptt發又在這邊發
是在帶什麼風向嗎?
還是在問作業?
bugatti10013031 wrote:
又來了 2011年才...(恕刪)
如果是林市長主政,他一定會基於城鄉均衡發展,把大遠百放在海線或是山城。但是這樣的大遠百還有很多人去嗎?如果只是定位為地區型百貨,有必要蓋那麼大嗎?

subaru1018 wrote:
人潮=錢潮,這邏輯...(恕刪)


商人的想法跟住戶的想法之差別而已!樓主不是商人!
LancerKai wrote:
台灣大道很塞大家都知...(恕刪)




用點腦好嗎
2012是開幕
之前不用蓋的時間?
蓋之前不用時間決定評估規劃?
大遠百決定蓋那時,七期長什麼樣?

LancerKai wrote:
台灣大道很塞大家都...(恕刪)


Tiger city在河南路,不在中港路,相對起來偏市政路一些...
愛買雖然在中港路,但是那是在文心路交叉口,離新光三越有一小段,不在隔壁...
愛買本身車潮還可以,不算擁塞,最近的擁塞不是因為愛買,是因為捷運+BRT禁行左轉,雖然又開放了,但問題不是愛買本身...

市政路是大路以前有衣蝶百貨,但倒很久了,應該是生意不好,所以市政路當商辦和豪宅不錯,但是要人潮集散可能不夠樞紐,因為到文心路就斷了,盡頭就是大墩X街,根本小路,想看看6線道以上立刻縮到2線到街弄,市長也難改...

火車站中正路早期很多百貨,多半因為路小沒車位+商圈移轉而沒落,中港路中間的廣三有撐得住一些,但也只能說順順經營而已,那都是早期百貨公司,但離新光都遠了,廣三二館本身是個鬧劇...

主幹道的大雅路中清路,路更小,應該是4線道,很早期的八百半還不錯,但倒非常久,應該沒人想在大雅路中清路玩百貨公司...
怎看都是中港路還有空間,因為停車場都是用背後的市政北七路進場的,還算可以接受...
百貨公司當然蓋在交通方便的地方阿!不然你以為他們要賺什麼??
來來來~~請問有沒有人記得“依蝶百貨”?

請問還有沒有人記得“柏地廣場”?

交通超方便,市政路旁,74號下交流道,不用十分鐘就到了

一樣在七期,一樣在大馬路旁,一樣交通超方便,為什麼下場差這麼多....

你以為百貨公司開下去人就一定來?

背後的道理有時候可以多想一下......
呵呵~下班一人一車,當然塞車。
LancerKai wrote:
台灣大道很塞大家都...(恕刪)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