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樓主沒用的呆呆龍背負太多包袱上任先砍不管好還是壞,然後再慢慢推出自己的BRT是好的,錯在前朝因為選舉而推出導致急上工,造成未驗收先營運再說呆呆龍一上來先砍BRT反正不好改成公車道,但只是把原本的路線併進來、恢復而已碰巧今天早上就是搭往大甲的巨業班次等也沒很久,等了約1小時多(時間多是吧)變公車道有好嗎?在我看來只是單純想廢BRT而拿公車道來塘塞
nkfcc wrote:你去找任何一條有補助的公車路線,看看哪一條不是公有的路,私人業者的車,賺政府的錢... BRT是市府和民間業者聯營的這一線的公車是全台中公車最多人的光這一線就有近1/77/8不是增班嗎???為什麼增的全是民間業者的班呢?????7/8憂化公車增班,市府的32台雙節車,35位駕駛反而休息了????7/8憂化公車增班,市府的32台雙節車,35位駕駛反而休息了????7/8憂化公車增班,市府的32台雙節車,35位駕駛反而休息了????32台車一天有150班的能力150*120*12=>216,000的日營收能力,都被閒置了
cyt7241208 wrote:BRT是市府和民間...(恕刪) C 大,你嚴重低估囉市府32台車每天有跑150班的能力指的是一般路線今靜宜到台中火車站才17公里以之前50台車跑440班來算,32台車有跑280班的實力每公里現在營收120元,考慮增班後可能減少保守取100元,如此280班*17公里*100元每公里等於每天47.6萬元人間蒸發相當於每月近1500萬元飛走
death63 wrote:給樓主沒用的呆呆龍...(恕刪) 這正是市府不願告訴市民的真相。市府僅強調兩點: 1.候車時間縮短 2.海線乘客不需轉車實際上,公車專用道確實達到了這兩點無庸置疑。但市府並沒有說增加海線公車班次正因為班次不變,對於前往海線候車時間並沒有縮短除此之外,海線公車全面駛入專用道,導致原BRT段行駛時間增長這正是另一個市府絕口不談的點,就是搭乘時間變長的問題。每天搭乘BRT的往返台中火車站-靜宜段間的乘客,感受肯定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