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緬懷BRT的美好~趴4

Rockhead wrote:
前市府花了17年蓋出了一條綠線跟BRT


只有三屆13年,強哥什麼時候又多幹了一屆補齊17年? 

--
不過也對啦,去年底真的讓他能幹滿17年的話,今天已經有車通到大甲跟清泉岡了。

沒辦法,海線的人大概比較喜歡慢慢晃的公車,比較有台灣味。 

Rockhead wrote:
希望現在的台中市政府能重視公共運輸問題,前市府花了17年蓋出了一條綠線跟BRT,新市府更應該更進步,四年就要有一些成效,不要只批評前朝的問題,要有新作為,人民才會認同。


市長都說了 要讓台中成為

公車之都

公車之都

公車之都

阿母丟 好進步??!!
天 天 開 心 !
我只是不懂為什麼免費10公里而已.......使用者不用付費真的很奇怪

全面收費再看有幾個人覺得他美好才比較準吧!

廣東炒麵 wrote:
我只是不懂為什麼免費10...(恕刪)


你知道包含北高在內都有對大眾運輸施行輔助嗎?

要不要想一想原因是什麼?

現在的人是使用者付費上癮了是不是?

怎麼調高油電價的時候就不會來一句使用者付費說好棒好讚了? 

arnestus wrote:
胡志強第一年沒做BRT...(恕刪)

你怎麼不講高潛力公車前面是免費

然後開始收費以後的人數呢?

免費時期的搭乘人數是能參考什麼?

要不要順便拿財政數字出來做全面一點的討論?

我住台中清水,之前有到台中工業區上班,對BRT我只有度爛到極點

搞的整條中港路塞到靠北不說,事故率也大幅增高

還一年免費,是在免費啥?不用錢讓公車族去搶搭,排擠其他公車,再來說搭乘率如何高

這算啥高搭乘率,而且站台設點也超爛

坪頂跟東海才多遠?就設了兩個站台,東海燦坤那裡跟台中工業區站點幾乎也快重複

然後搭乘公車到工業區上班的人面臨的狀況還是一樣

東海或著工業一路下車以後要進去工業區裡面的轉接系統幾乎沒有,大家開車的開車騎車的騎車

還是一樣塞,喔,不對,中港路跟一些BRT站點的地方比以前更是大塞特塞

從施工期到後面"免費"試營運,每天上下班路上心理整整幹了兩年以上有吧,直到後來換工作

不再騎中港路,上下班那種內心的幹意才消退

CYCR wrote:
你怎麼不講高潛力公...(恕刪)


我也住海線,說真的如果說 "BRT" 會影響汽車車道我到相信,但影響機車是為什麼?我是標準四輪族,事實上我覺得 BRT 通車後真的覺得比較不塞很多,非常有感,但我大多跑沙鹿到sogo這段,再進去就不知道了?!可是最近發現過東海後一直到過高速公路之前這段真的超塞,感覺有人刻意動過號誌,號誌非常不連貫,從榮總到中港轉運站幾乎每個都停,尤其下班時間,感覺有心人士要刻意讓用路人誤以為是brt造成的塞車。
唉~~今天是BRT的最後一天下!!趕快來去懷念一下

xian_shan wrote:
我也住海線,說真的...(恕刪)


跟您的感覺相同+1

我天天跑從中港交流道到Sogo,我也覺得BRT通車後行車真的變得比較順暢,為了驗證車流有變順我還特地每次遇到紅燈時紀錄當時的時間,來測量一次綠燈可以讓我前進幾個路口。

這一陣子我也一直在想為什麼中港突然變好塞,我也懷疑是燈號被做手腳,最近常常遇到路口明明是綠燈,卻因為前面早已擠滿而無法前進,一直等到路口又變成紅燈。

之前我很少遇到一個要兩次綠燈才能過一個路口的情形,這一陣子卻是常常如此。

CYCR wrote:
你怎麼不講高潛力公...(恕刪)


以你這種想法,我想你不久後應該會繼續幹,幹好幾年⋯

CYCR wrote:
我住台中清水,之前有到台中工業區上班...(恕刪)


你走的路有一大段是中棲路耶!只走了一小段台中港路。

話說台灣人真的都不耐走,下了捷運站點走十分鐘以上轉搭或才到目的地的,在上海這個捷運系統比台北大的城市,是必然會發生的事,光是在轉運站內轉乘兩條地鐵線,都有可能走路花超過十分鐘。

更別說其它用路人的便利性會打折扣,會被迫改變。

捷運系統發展之初,有很多人訐譙是一定的,若政策的核心,是要讓市民不要訐譙,那只會原地停留,只為現在著想,就不會發展。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