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歌劇院應該多大?這自然沒有一定。倫敦皇家歌劇院(Royal Opera House)共2268個座位,莫斯科大劇院(Bolshoi Theatre)約2200個座位,巴黎嘉尼葉歌劇院(Palais Garnier)1970個座位,巴士底歌劇院(Opéra Bastille)2700個座位,米蘭史卡拉(La Scala)歌劇院約2800個座位,阿根廷科隆大劇院(Teatro Colón)2487個座位,至於紐約大都會歌劇院(Metropolitan Opera House)則以3800個座位傲視群倫。但無論大小,上述歌劇院都是樂迷心中的歌劇聖殿,也是「常態演出歌劇」(或包括芭蕾),具有悠久演出歷史與文化的歌劇院。台中大都會歌劇院有外殼但無歌劇製作團隊,並非常態演出的歌劇院,能有2014個座位,以台中的賞樂賞劇人口而言已頗為足夠。衡量台北國家戲劇院不過1524席,國家音樂廳2064席,台中大都會歌劇院絕對「夠大」,至少不會不足。
其次,歌劇院該用來舉辦江蕙的演唱會嗎?音樂廳與歌劇院不是不能演出「非古典」作品。以倫敦為例,英國皇家歌劇院和倫敦南岸中心的皇家節慶廰(Royal Festival Hall),都可做為影展頒獎之用,後者更常態舉辦流行與爵士音樂會。如果演出者能夠吸引超過四千人以上的觀眾,那麼倫敦還有極其巨大的皇家亞伯特廳(Royal Albert Hall)可供使用,雖然聲響效果與精緻度必然打折扣。倘若演出者還能吸引更多觀眾,如瑪丹娜或江蕙等不朽歌姬,主辦單位當然選擇萬人以上的場館。萬人場館有萬人場館所需求的聲光效果,考量本來就和一般室內場館不同。台中缺乏專業萬人場館是事實(此處不計八千人的戶外圓滿劇場),但把歌劇院和萬人場館相提並論,如此思考顯然相當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