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BRT~唉!我愛台中~希望台中公共建設能更好


Enadle wrote:
超感謝大大這麼仔細回...(恕刪)


蛤?你怎麼看靠到藍線要兩千多億的阿...是一千多億...

綠線跟紅線因為是高架,經費都不到藍線的一半
綠線約513.9億
紅線約372.41億
這樣就明白高架跟地下化在花費上的差距了吧!

Eddychiu wrote:
就龍哥的政見來講,也...(恕刪)

我也覺得山手線的運輸量有限,可能要爭取海線的選票。但以海線居民的立場應想要快速來到市區而不是去到后里。
沒搭過BRT的又來發月經文無誤

chfan815 wrote:
我也覺得山手線的運輸...(恕刪)


大甲、外埔都有跑能上國道的新幹線公車,40分抵達。
非通勤使用這樣就很夠了,走既有公路也不多花錢。
Enadle wrote:BRT是一種彌補嗎?

因為胡市長選前政


經費如果有心就不是問題,那敢問樓主帝寶買了沒,法拉利買了沒,反正有心就有經費嘛
Enadle wrote:
BRT是一種彌補嗎?...(恕刪)


沒錢應該是最大的因素吧!(如果現台灣經濟一樣很好的話,目前經濟跟從前比起算是很糟糕!)

(大概也有幾千兆的市政建設儲備金,地下化或是如高雄那樣砸大錢後使用率不夠多,虧損 應該也不用擔心了!畢竟不是在負債狀態下蓋)
(轉載新聞:高雄捷運自5年前營運至今,每年虧損約新台幣24億元,平均每個月就虧損2億,高捷公司2013年還增資,以彌補虧損的百億元資本額。高市府為了改善高捷的營運體質,2013年同意並協助與高捷公司修改營運合約。)

及未來使用率的不確定性。(如果能硬性規定至少三分之二以上的外縣市及台中縣市的流量 非搭不可,那應該就能在蓋之前就確定好蓋與不蓋的差別!)
Alex Kao wrote:


BRT是一種彌補嗎?因為胡市長選前政策支票有作捷運(MRT),我忘了有沒有講哪一年要完成。

絕對不是,BRT有他階段性的任務。
MRT也會蓋,藍線跟橘線的可行性評估都已經做好送出去了,就看中央政府給不給錢跟給多少錢。

為什麼不蓋捷運,因為說要靠BRT培養運量,才能向中央爭取經費蓋捷運
那麼如果運量到有經費才往中線蓋???蓋捷運和BRT同時進行,中港路會@#%!!@#$%…

有了高捷這個慘痛經驗後中央政府對地方建捷運的態度保守了很多,你不先想辦法證明你有這個運量能夠支撐,否則就別做夢了!蓋捷運跟BRT同時進行,恩沒錯,中港路會塞爆,但就算只蓋捷運沒有BRT中港路一樣會塞爆,相反的BRT提供了人們多一個快速便捷的選擇。

那麼如果運量不到???BRT就讓它一直在兩邊!!?我的天呀!
我可是一直認為中線是為了蓋捷運,所以才把BRT丟兩邊的。

(恕刪)


第二:
BRT是一種彌補嗎?
當然不是!
BRT出自全體市民的稅款,想蓋就蓋

高捷的慘痛經驗?態度保守?
當然不是!
最近幾年交通部又核准了好幾條捷運
沒有一條運量超過台中藍線
最近完工的路線,也沒有一條超過台中藍線
態度?
當然不保守!
只要錢不是放在中南部!
最近北部有計劃過這種"到處都是優點"的BRT嗎?沒有,一條都沒有!
都是軌道捷運起跳



第三:
BRT有他的階段性任務嗎?
當然沒有!
所以根本不必去考慮未來會建設MRT的選項
因為
BRT有人坐,代表BRT是個好東西,那為什麼還要MRT ?
BRT沒人坐,代表中南部市民沒有搭乘大眾運輸習慣,連BRT都不必作


前幾天去搭搭看BRT感想:

1.基本上,沒有在頭尾兩站搭車,別想有位置坐,只能從頭站到尾
2.就算在頭尾兩站搭車,也只有一半的機會有位置坐
3.基本上,你如果年輕力壯,就算你從頭尾兩站搭車,也別想有位置坐,因為你得讓坐
4.平均班距10~15分鐘,和宣稱的6分鐘,還是天差地遠
5.台中火車站,東海,榮總,秋紅谷,市政府,很容易客滿,就只能搭下一班,算起來平均上得了車的時間是20~25分鐘,這只是下午離峰時間的服務水準
6.如果你是很紳士淑女的禮貌乘客,還是鼻子摸摸回家開車比較實在,因為你會被這公車水準的不及格運量,公車水準的不及格動線安排,一直被插隊乘客往後推,永遠上不了車
7.車體完全反映了對岸的工藝水準,夏天面向北的一邊悶熱,冬天面向南的一邊悶熱,上千萬的車體,連像樣的隔熱貼紙都沒有,坐起來滿身大汗,像在洗三溫暖
8.1個月不到,下坡時已經完全反映雙節車的缺點,中間絞盤已經開始抗議,看來下坡時直接分離成兩台指日可待,想到還有人居然能說未來還要用三節公車!?真是不把人命當一回事
9.半個小時,一台都不來,然後一次來三台,完全反映出了"公車",和"專用路權"系統在服務水準,QoS, Quality of Service根本上的差異性,上百個人擠在小小的車站裏,不少人頭不停的往外探出去看車子來了沒,像極了被關在籠子裡的雞.
10.等紅綠燈,進站時慢慢喬車,人多,想下車的下不去,想上車的上不來,所謂的進站刷卡?和一般的公車到底差異在哪裡?
Enadle wrote:

我算一下回文章,蓋藍線(中港路)總共要2350.73億

(恕刪)


這次灌到兩千億?
為什麼不直接灌到100兆?
這樣也比較甘心一點

為什麼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平均一條捷運的造價300(高架)~600億(地下)
在這種到處都是重劃區的"不毛之地,沒有蓋捷運必要"的地點
動不動就千億起跳?

版主太認真了啦~~~老胡做了13年市長~要選舉前才趕快蹦出一條BRT~~這效率.....你知道的!!所以這都是因為選舉才有的~~如果他又當選台中未來四年又要空白囉~~~

把地下化說得好像很簡單一樣。

現在BRT兩側各佔一個車道已經被罵成這樣...........

如果現在藍線地下化蓋下去,中港路會像新莊線一樣至少10年起跳的交通黑暗期

而且兩側有營業的商家也會大受影響~~~~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