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anykey wrote:
捷運 VS BRT 成本、時間天差地遠
BRT說要蓋一年就好 捷運要多少年
沒說將來不改成捷運
何況BRT有道路優先權 且要先買票才能上車
各種規定比照捷運 唯一差別只在於佔用汽車道
大眾運輸工具就是要減少自有車阿
很多先進國家也只有BRT沒有MRT
瑞典很少人自己開車 都搭BRT或騎腳踏車
http://www.brttaichung.com.tw/html/FAQ/index.aspx
Q8:興建BRT放棄MRT嗎:
快捷巴士系統(BRT)具有低成本、建設期短等優勢,適用於培養大眾運輸旅次,俟大眾運輸人口到達建設捷運系統的運量時,該系統即完成其階段性任務,進而推動軌道捷運系統。屆時BRT可與軌道捷運系統聯合營運或補強軌道系統特定廊帶與端點延伸等服務模式,皆視日 後民眾使用習慣以及運量進行調整。由於捷運系統經費龐大,動則上百億、千億元,中央審核捷運建設計畫均甚嚴謹,且核定時程非常冗長,預估計畫核定時程較晚約需10年以上,先提供BRT服務市民乃本局的規劃方向,本局並不是要用BRT取代MRT,而是以BRT為MRT的先期建設。國外亦有由BRT進階改建為MRT的案例(如加拿大渥太華等),本局未來亦將朝此方向努力。
可見你根本沒去了解過
yang8922 wrote:
若是要蓋捷運,也是以現在最多人座的路線為先,但不知道為什麼要先蓋綠線..(恕刪)
你沒作功課就不要一付老子最大,不合我心意就是黑幕的發言態度。
綠線是中央補助的,是高鐵連外配套的一部份。當初政府就承諾的。不能不蓋。所以中央給錢。
鑑於高雄捷運的賠錢經驗,交通部已經提高了蓋捷運的門檻,台中暫時是拿不到錢來蓋藍線MRT了。
然後呢?沒錢我們台中就不要發展了嗎?交通局就嘗試引進在多國都有成功經驗的BRT。相對便宜又有彈性。
當然在偉大的議員們的怪手操作之下波折不斷又有點變型了,但是「比沒有好」、「比沒作事好」。
有句話叫「先求有,再求好」,資源有限的情形下,這樣作並不為過。到時証明了BRT塞不下之後,表示台中有那個屁股吃MRT這帖藥了,就可以大聲跟中央要錢了。這時候,藍線的BRT設備除了車站站體的基建之外,全部可以移到別的地方使用。
中港路蓋個BRT就一堆人吱吱叫說塞車快死了。只要幾個月喔。蓋MRT挖下去,是用年來算的。在中港路的替代道路還不見完善的時候,蓋MRT是想死嗎?
如果你願意並且有能力全額負擔蓋MRT的費用(包給你一百年,盈虧自負,不能拿土地作開發),我每根毛都投票支持你出來選台中市長把MRT蓋出來。
台中的議員很好笑啊。有些人罵不蓋MRT蓋BRT,有些人罵只要取消八公里免費,公車就沒坐。要是不免費,公共交通就死掉的話,那蓋MRT是自殺嗎?這些人還經常是同一批人。他們還嫌過BRT太慢,然後又拚命加站。加的還是進去可能會卡住,讓整個系統失靈的中區。
政府想作點事情,沒你想的那麼容易。你以為是上菜市場買菜嗎?
yang8922 wrote:
若是要蓋捷運,也是以現在最多人座的路線為先,但不知道為什麼要先蓋綠線,不先蓋最多人在乘座的路線,將來捷運開通,沒有多少人座?是不是又要虧錢!外國是捷運為主,BRT為輔!最多人的路線先蓋,BRT再來輔助,台中市政府是顛倒,這個市府是不是在規劃時就有想到了,為什麼要蓋籃線時,就喊卡,去蓋別的線。是不是先因為有某些人先在那裡買地了。
公共運輸市占率
臺北市 99年37.6 100年37.7 101年38.0
高雄市 99年6.0 100年6.6 101年7.2
臺中市 99年6.8 100年7.6 101年8.2
臺北市在沒有蓋捷運前,公共運輸市占率還有25~30%左右,
才能重運量捷運一接軌就開始損平了!
臺中市經過胡自強N年來長期努力+免費公車+現在免費8公里的補貼政策,
公共運輸市占率一年也只能增加0.6~0.8%,連1%都不到,
而台中捷運藍線是地下化的重運量,造價1200億左右,
中港路現有公車一大堆,是台中市最不怕等不到公車的地方,
捷運藍線蓋好後,也讓這段原本搭公車的變成搭捷運而已,差沒十幾二十分鐘。
就算全都中央出錢幫你蓋,但營運維護費用同樣要台中市民負擔,還未必能損平!
若拿台中市全體市民納稅的錢,補貼這只有個位數%市民在用的捷運,算不算圖利少數台中市民??
且這1200億的捷運藍線,只能服務現有中港路搭公車的市民,
台中市一堆鳥地方,整天公車才個位數班次,也同樣沒法用到台中捷運藍線。
至於台中捷運綠線,是有接到高鐵站的!
目前高鐵站(新烏日站)搭火車到台中火車站,只要約11分鐘。這樣還不夠快嗎?
以後等捷運紅線(台鐵)開通後,班次可以更密集。
最主要是,台中政府沒花多少錢就有捷運紅線+台鐵高架化...

台中公共運輸市占率才8.2%,花那麼多錢只給8.2%的市民,也太扯了!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