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為什麼不蓋穿越市區的高架道路呢


jaty wrote:
朝陽橋??中港路上高...(恕刪)

光明路橋
要來排台中是最差設計
就屬光明路橋
哪有人將高速公路出口+快速道路出口全部塞在同一地方
偏偏前方就是百貨超級戰區
guessba wrote:
不是很懂市府的規劃,...(恕刪)


台中最適合蓋穿越市區的高架道路只有建國路, 其它路都無此優越條件!
個人覺的還是多蓋大眾運輸比較實在,以前想去台北也都是騎車,後來發覺,有捷運後...寧願做捷運...
也許您覺的多開幾條快速道路比較有用,但實際上應該很多人的想法跟我一樣,坐大眾運輸,速度快,又輕鬆,更重要的是方便,大家想法出來後,我想減少車流的部份應該會比快速道路實際很多...
樓主所提點子很好,就長遠角度來看對交通是有幫助的
我也認為臺中市區的確有這個需要
但在目前市區道路已如此擁塞的情況下
市民是否能接受交通黑暗期4年(或以上)??
跟本不會有哪位市長這樣幹的
搞了4年黑暗期然後下台(或第2任期結束)
好康的都給下一任去剪綵

以臺灣大道(中港路)為例
真要蓋高架橋的話
要先把所有分隔島都移除
再把地底下管線遷移
然後最少最少要封閉現有快車道(雙向共6車道及中央分隔島)
將快慢車道分隔島、慢車道、路邊停車及人行道全改為車道(約單向還有4車道)
還要面對週邊民眾抗議道路施作中及完成後的噪音、空污

另一個問題,未來中捷藍線走中港路地底
所以真要做就要一起做
這麼大一筆錢綁在一起
看來更難推動了

就都市景觀來看
原有中港路的樹都要移掉
且都市景觀被高架橋遮蔽
一定也會被環保團體罵死

綜上所述
難呀~~

bikemonk wrote:
台中最適合蓋穿越市區的高架道路只有建國路, 其它路都無此優越條件!

唯一可能蓋高架路就是"台鐵"原鐵道...台北市民大道就是利用舊鐵道興建

可惜台鐵高架化以後已經沒有條件...除非把兩旁房屋徵收拆除...這是萬萬不可能

其他的幾條主要道路更不可能蓋高架路...連高架捷運都很困難...對市容影像太大



Generation Kill
要是治理城市跟玩PC GAME的模擬城市一樣
那就好了
想怎樣蓋就怎樣蓋
也不用考慮到市容跟民意的問題

若還用作弊的方式讓金錢無限
那要蓋什麼就可以蓋什麼了
也不用考慮預算,也不用考慮稅收跟支出的問題
謝謝各位大大的解說~
原來市容.預算.車流量等都是不蓋的原因~
看來只能期待台中市府能發展出快速和準時的BRT等大眾運輸工具可搭乘~
以及期待台中市府能改變台中人舊有開車或騎車的習慣, 變成搭大眾運輸工具囉~
不然可以感受到以後舊市區的區域會逐漸衰退,看來買房還是要在都會區週邊較好囉~
不知道台中市府的人都住哪~
guessba wrote:
不然可以感受到以後舊市區的區域會逐漸衰退,看來買房還是要在都會區週邊較好囉~
不知道台中市府的人都住哪~

台中市都市發展型態仍在不完整過程中...才會出現市區外圍不斷擴張內部卻停滯

外圍土地取得容易而且低廉...因此建商拼命搶蓋"平價"宅...人口持續增加

反而是都市內部土地價格高而且取得不易...除了少數建商以豪宅姿態推出建案

其實比較下...內部地區的房價更高不可攀...美術館區 英才路綠園道 明星學區等

這些位在核心地區的房價直逼七期豪宅...推案的銷售依然暢旺

可見得不是舊市區衰退...而是地段好的位置想買都不好買

今年6月西區中興街/昇平街的國有地拍賣...以高於底價100%拍出

每坪高達58.4萬...底價1.4億賣出2.86億...這個價錢在舊市區讓人難以想像





西區三民路一段168巷/康樂街土地國有第拍賣...每坪46.9萬



Generation Kill
喔 無法想像 台中市到處充滿高架的樣子 非常不習慣 捷運綠線要不是省預算 我偏好地下化 台中的城市特色或許就是沒有像台北一樣有太多的高架

dacc wrote:
光明路橋要來排台中是...(恕刪)


哪裡最塞

文心路 接東山路

太原路 跟 北屯路

我覺得 這兩個的地下道 都好小 可以拉起來做高架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