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剛好有一天去吃晚餐...結果就買了其中一套...
那一餐是我有史以來最貴的一餐,也是吃的最久的一餐...
不過看老婆心中的笑容,卻是到目前為止最幸福的一餐...
至於好壞,我想見仁見智吧...
首先,我家就在第三市場跟忠孝夜市之間...不管你要早市還是夜市,保證川流不息...

缺點也是有...白天10點鐘一定要起床...晚上偶爾會聽到"我沒醉"的人喜歡拉高嗓音說話(不過最近很少了,不知道是不是政府有在抓酒駕,還是市民的品德已經有很大的提升了?)

我買了十樓,因為我也喜歡有點高度的遠眺,當然,忠孝路附近幾乎沒有甚麼大樓...

我買了兩房,因為我沒有自住的強烈需求,只是想讓岳父岳母退休之後有個跟獨生女兒住得很接近的地方(這點我沒有跟我們家女王說,請不要轉貼~)...

我買了南區,因為地價不高,剛好是現在的我還可以負擔的起...

我買了中市,因為我真的相信,台中是台灣最適合人居住的第三名(僅次於花蓮跟宜蘭,而我又不喜歡坐太魯閣號出來逛街)...

如果你的興趣也跟我一樣,那也歡迎你們來跟我一起做鄰居...

PS:有人提到後面停車場的出口巷子很小,其實我開著我的小POLO是不會覺得,況且那巷子裡還住著一個家中有三台AUDI房車的富鄰居...參考參考~有空你可以開著車去試試看,兩台會車都還沒有問題...

有些人都以同地區的房價來比價,這跟雞腿比香腸沒兩樣,甚至以中古屋來比較,
殊不知現在的建材早比以往更甚進步,舉凡建材、弱電工程、甚至居家大門、房間、衛浴設備...等,
平均成本都比中古屋高個4~5萬跑不掉,那"假設"這個建案均價14-15萬,
那把上述建材、弱電(估約佔此建案成本之5~10%,一定要外包,建商也佔不到便宜)..等拿掉,
想必建商也可以蓋出一坪10萬不到的新屋,那中古屋還賣8、9萬是否價格偏高?
但這是未來趨勢,如果不喜歡這些建材,大概僅剩中古屋可以買,
但可想而知的是,這些新建案不論如何,未來也會跟中古屋有一樣的價差,
所以更不可能跌到10萬以下,更遑論台中市重大交通建設正要開始起飛,
至於在夜市旁,這見仁見智,我也不想多評論。
曾經國安一路那邊有個業務跟我說:每一區的建案不一樣,你不能拿來比較。
我只是心裡偷笑,每一區建案只差在有沒有人炒作過而已,地價高不高而已吧
消費者自己心中有把尺,你蓋了一個很新的跟中古屋品質相當的建案在一個地價被炒很高的地方,
我不能選一個地價低,卻同時擁有e化、車牌辨識、電子門鎖..等與七期地區建案相當的配備嗎?
新觀放在科博館絕對是一坪開價20萬的建案,放在七期絕對開到25萬(建商應該會偷笑不止這個價吧!),
那為何我不能用地區比較?
我不是投資客,不需要住在一個地價高的地方,我是個享受者,我要選擇在一個住的舒適的地方,
卻不用多花到高地價的錢,況且未來我走出門250公尺便有捷運,做3分鐘便到一中街,
轉紅線10分鐘便可到高鐵,轉藍線10分鐘便可到市政府,開車北上12分鐘便可上高速公路,
南下10分鐘便可接中投公路,中科那邊的業務叫我怎麼不去比較,
還要我多花一坪2、3萬的錢去買你家很新的中古屋。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