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這2個建案你會買哪個..你滿腦子還是七期跟惠宇嗎..當心被品牌形象洗腦了...錢要花在刀口上

三厝街不算正七期,只能算大七期. 正七期要仲介那張圖上的才算吧? 就是歌劇院跟市政府附近.

惠宇清寬算美術館建案,美術館附近本來就不便宜. 美術館or科博館附近就算是華廈也不太會跌. 我小開朋友他阿爸十五前就在科博館/綠園道附近買華廈,我想說應該不如透天保值,可是到今天也沒怎麼跌.

tany3472 wrote:



我只是提出2間...(恕刪)
tany3472 wrote:
我只是提出2間房屋比...(恕刪)

正確來說 不算...算 單元二三跟七期交界處...
(我以為你研究這麼久了七期 知道七期大小)
算跟黎明社區一樣 鄰接七期的既有住宅區
附近的地主 現在單元二三正在被重劃中..
(也就是那邊你看到的人車分道 幾乎都是那一小掛地主的 含興農超市那塊)

不過那邊地主 很多七期也很多土地倒是真的...

同學以前在那邊的 家裡大多都是務農 or 開家庭代工 or 工廠的比較多..

以前都是走黎明社區後面的小路過去...常去那邊"控堯"

三厝街不是七期, 它是約與黎明路平行西方的街.

之前三厝里太大,,分出三和及三義兩個里.

聽起來開版大大早就心有定見
何必上來問問題呢

問了問題又不接受別人的意見
莫非只是來展現自己前瞻性的想法??

受教了
但熊都巴洛克好像賣了快三年了~(非筆戰)
連棟又不大的坪數,同樣價格應該也有更多的選擇?
是否版大也要拿其他透天產品來比較一下?
也不用幫熊都宣傳,因為每次下高速公路回家都會看到這麼一排特別的建築哩~
這題目好像是在說買惠宇的都是頭殼壞掉
買房子都是很大一筆錢
會因為人家說好就盲目的買嗎??
惠宇會有人支持是因為他做了很多廣告
又或是收買了很多人嗎??
是不是七期上面已經有解答了,

至於品牌,個人是建議不妨去逛逛消基會之類的網站,
相信任何一種品牌迷信都不會再有。(笑)
大大..兩種不同的東西沒法比吧..

去年我有去看過熊都巴洛克..

當時銷售小姐還說只剩下那兩間..其他間因為她們地點好..建商好..建材好..

所以後來建商跟啥董事阿之類的都自己留下來了..= =..所以只剩兩間要賣..

個人看過之後覺得...實坪真的很小..且空間配置的不是很好..

雖然有個漂亮的樓梯...但卻顯的客廳跟餐廳很小..我看要放組大沙發都很卡吧!

她們還號稱廚具是由國外進口來的...說是百萬以上的等級...

前面的院子也超小..對我來說快要等於有跟沒有一樣了..

不過後面那個小小的綠化感覺還不錯..但還真的是很"小"啊!! 大概只能進去一個人吧!

另外..不知道是看我們年紀小怕我門買不起還怎樣...一位朋友36歲(女)...本人26歲(女)

一開始不太理我們..後來說出是幫台北的朋友看屋..投資用的..態度就馬上轉變..

後來問我們住哪..住多大的房子..(其實我家不有錢..只是房子大了點..五期..經國園道旁..地33坪..1-5F)

然後就開始說那不錯啊~你要不要考慮叫你父母換屋..這邊不錯..雖然比你家小..但建材好..看起來又大氣..

你叫你媽來看房子..看他一定會喜歡的了..找時間約妳媽來嘛..之類的..開始鼓吹

一整個就很不舒服..

其中不舒服的原因還有..原本我們跟他要DM..結果她說沒有了..之前印的都發光了..

房子也都賣得差不多了..不可能為了這兩間在去加印..= =

結果後來我在他那所謂的百萬廚具中看到超大一疊的DM..簡直就是跟送報紙的一樣大疊..

所以後來也不想再找台北的朋友去看第二次..

反倒是八期那邊的房子..雖然地點不怎樣...但因為代銷小姐態度很好...還陪了台北朋友去看好幾次..^^..
前一個建案不在七期
後一個建案在五期「旁」
個人認為,問題在總價上!!

台中能買的起2000萬的透天,加上裝潢弄一弄花各2500萬以上的人很多!!!


但熊都巴洛克有幾各條件剛好是2-3000萬以上的透天住宅應具備而缺乏的!!

第一點 獨棟,唯有獨棟才能顯示建築體的氣派感,熊都的外觀與大門入口的處理很棒,但連棟的建築完全把最要緊的氣勢給打壞!!

此外獨棟也會需要幾項因素配合,
如庭院,看圖似乎是很迷你的小庭院,這點缺陷熊都很漂亮的使用高牆清水模牆化解掉過小庭院的侷促感,反而有私密性的加分效果,這點很棒,因此我認為這點上熊都問題幾乎沒有!!
再來是坪數,單一樓層坪數,如果是獨棟的建物,過小的單一樓層會讓建築物看起來比例過於瘦高,室內客廳的視野也會受限,熊都的裝潢示意圖看起來設計師試圖用大窗引入外面的視野+漂亮的螺旋梯來引導視野讓室內看起來寬敞氣派,但這是假象,真正的大坪數豪宅等級應該要具備辦公室書房的設計+寬敞的浴廁讓主人與客人感受到大坪數的效果,熊都這兩點沒法提供,甚至缺憾!


第二點 就是樓層,高樓層可以提高銷售坪數,卻會降低買家意願,別說五樓,住過透天的買家都很清楚三樓一各禮拜都不一定願意上去一次了,更不用說四樓五樓這種樓層,三樓半的建築物還可以把小朋友擺在三樓,頂樓放神明廳等運用,多了一層樓只是多貴一層樓的坪數,並沒有加分效果,特別是中部居民很多都有居住透天的經驗這點對她們來說是基本常識!!


第三點 那各要命的七千元管理費+20坪的公設是怎麼回事,買透天有公設還有高昂的管理費?除非走超頂級的建築案件可以這樣做,一般的建案如果主打透天,怎會弄出這兩各出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