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從去年8月起陸續開始找房子,經過私下比較3年內的房子的成交價〈詢問同事有居住惠宇的建案打聽來的〉,發現不會比新成屋便宜多少,就決定以新成屋或預售屋為主,是以今年年底前可以入住為目標。
猶記得第一次在什麼都不懂的情形下,騎著機車穿著短褲經過11期附近時,看到美美的白色招牌,是一家XX文化的建案,就闖進去,小姐看到我的第一句話是問我有沒有預約參觀〈當天還是星期一〉,我還被嚇了一跳,後來要去參觀其他家建案時,都乖乖事先打電話預約,其他家的小姐反而一副會預約的才是少數的好客人,我想當初我是被唬住了,第一次參觀XX文化時,小姐只花了30分鐘就把我打發走了,那時還笨笨的覺得那家的建案可以納入考慮之一,不過隨著看的建案多了,就慢慢可以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房子了。
其實當初參觀光之建築時,也有被銷售小姐的誠懇感動到,預算也最接近我的目標,不過礙於太座不會騎機車,週遭的生活機能還不是很便利,所以暫時也擱置下來。太座是以生活機能為優先考量,至於小弟重視的VIEW,她覺得不重要,另外小弟詢問買過房子的幾位同事,對於富宇都沒什麼印象也是考量之一。
後來又有看到水之庭,以生活機能及安靜度而言,都符合太座的目標,而銷售小姐介紹的方式是以她們家的施工方法為重點,雖然我聽進去的內容不到5成,但總有一些安心的感覺,覺得這樣總該不會是亂蓋吧。不過這個建案的價格也就比光之建築高,已經超過我的預算,只能說沒有令人100%滿意的建案。就我最近的觀察,以我當初去看蓋的進度,原本落後水之庭的建案,現在都蓋到跟水之庭差不多了,水之庭蓋的時間好像比其他建案來得久,不知道這算不算是蓋得比較細心。
至於惠宇青田,則是來不及參與就結束了,不過小弟也不喜歡沒有考慮的時間,就被迫要下訂的感覺,雖然惠宇的房子已經是有口碑的。但老實說我覺得惠宇在格局的規劃,有些小坪數的戶數似乎是被犧牲的。
接下來可能就要考慮看看是否要調高預算、調整坪數要求,或著趕快訓練太座的交通能力,不然就得期待有令人滿意的新建案出現。哈哈。
不過他們是請代銷在賣可能容易發生承諾上糾紛(一定要白紙黑字寫下),認知上的問題
一般人其實分不太出來(我也是一般人),我也是事後親友告知才知道的,名片上也是印該公司跟案名
當時聽代銷說COSTCO會設點在11期以後採購會比較方便(到現在還沒動靜-目前僅止於聽說)
我看的心得覺得他是超高大樓, 所有樓層皆有消防,公設比會增加許多,
加上交通不便(除非已習慣開車或騎車購物買吃東西),格局不錯但坪數對我來說太大,
四周無大樓擋住視線視野良好,但相對夏天跟冬天應該會有西曬與東北季風直接影響(屬空曠地區)
加上附近尚未發展完全,且附近有許多工廠混雜(我比較不喜歡工廠在附近),晚上會較暗,可能比較會有治安上的問題
不過當時我也蠻喜歡這建案,但後來分析上面各點以後就放棄了
以那區來說價格也是開的蠻高的且硬(畢竟代銷也是要賺錢又要跟上面交代)
以上是我看這建案的心得,勿筆戰
Jammchen: 上善若水
Jammchen wrote:
看屋已經有3年了,算...(恕刪)
補充幾點,
我已經購買了光之建築,或許可以說是"被害者心理~~我當然覺得自己的決定是對的"也可以說"自誇~",
可是當初我在考慮同樣是富宇的四季及光建築時,這2者的差距真的蠻大的
1. 根據台灣堡圖,崇德路的西邊(四季)應該有舊墓地,而東邊(光建築)是田地
2. 四季的巷子狹小,且週邊建物複雜(長生一街,,光建築則是在重劃區中心,緊鄰15米崇德11路跟15米昌平東三路,而且 崇德11路跟崇德路並沒有相交,也就是說無法跨越!!!它只是一條很寬(15米)卻很短(200m)的路,會有交通噪音問題會是在10路跟12路.
3.四季的前方是長生一街 ,而後方緊鄰就是加油站~~這一點是個人比較考慮的安全問題~~(還記得台北市要設加油站必須對周邊住戶給予房價及安全賠償嗎?)
2個建案都是富宇建設,施工品質的確差不多,但是外部設施及環境就差很多了
4. 四季是以2~3房為訴求 光建築則是3~4房~甚至更大,所以一樣是買3房,在四季你是相對豪華,在光建築則是相對樸實,所以四季可以跟基地斜對角的"香草天空"做比較!!而光建築則是跟旁邊的"窗的博物館"做比較!!!
當然.四季離市場比較近 是它的優點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