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點是一套系統通到底讓民眾轉乘時更為方便,只須在同一車站內換月台,也更節省維護營運成本。當然前提是要先把台鐵的硬體提升到像捷運系統般。如最基本的車門無階梯、月台無落差、月台車門間縫隙小於5cm等等...。
經營方面可以由台中市政府負責行政轄區內路線營運幹線部分如山海線、由台中車站往霧峰、南投的長距離路線或利用舊神岡線延伸銜接山海線的聯絡線就可由台鐵經營,使現有資源運用得更有效率。
而現有規劃亦不須大改甚至還能延伸,綠線仍然由高鐵站經文心路至大坑並延伸太平、大里使其成為環狀線,藍線仍然由太平經火車站、中港路至台中港,橘線縮短為從台中車站經中清路、中科至清泉崗機場。剩下超出車站服務半徑或運量不高的地方就以LRT、BRT或公車路線去補足銜接。
只要站點密集度能夠達到市區內的軌道系統車站都能在十分鐘內步行抵達,工車站牌都能夠在步行五分鐘內抵達。並限制必須有車位憑證的車輛才能進入市區、提高機車考照難度,大眾運輸人口要培養起來真的不難,只看政府執行力夠不夠而已。
HaHaSue wrote:
同樣是老問題你的家人...(恕刪)
我家人從高鐵站公車到家的時間 比從高雄搭捷運到台中的時間還久 而且還要坐到某路口再轉車 是公車司機告訴
她的 不然她也不知道該怎麼到家 有捷運後就可以直接從高鐵搭捷運到家 被你猜對了我就是住捷運站附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