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清朝的大刀,刀劍有4千多年歷史呢,研發到最後,有寶刀,削鐵如泥 有沒有,結果去和槍砲打呢?一樣當砲灰的.....
再厲害的寶刀、寶劍,武功蓋世,在槍砲面前,無用武之地。
大眾運輸車輛,買來一用就是 10年、20年的,要往長遠考量。多花點錢,買當時先進的車種是值的。
不然買那種已經淘汰,或瀕臨淘汰邊緣的,1~2年後,就落後到不行了。
像現在民眾空污意識抬頭,開始在質疑大眾運輸為何不用電動的,當初買柴油的不就成標把子了。
**********************************
電池其實如前面說的:
超級電容:20~30秒充滿電,壽命 20年以上
奈米碳鋰電池:5分鐘充滿電,循環壽命 10萬次
電動馬達的性能,既然都可以認可了。為何就不能認可現代電池科技。
中國大陸有坡道的好不好,不可能全大陸都平地的。人家電動公車都能跑了,還在懷疑什麼。
電力的問題:
臺鐵電氣化都有 40多年了(1970年代開始電氣化)
早期火車,為何叫做「火車」,因為就是柴油引擎的。(更早是燒煤的)
現在雖也叫火車,但其實都是「電車」。
如果台灣電力這麼吃緊,那應該 火車、高鐵、捷運,都改回柴油引擎囉.......不然耗太多電了。
至少大眾運輸,用電的吧。公車也是大眾運輸。
一台公車載 45人(單節的,雙節的 120人),一台汽車載 4~5人。
大眾運輸的能源消耗,對比載運人數,用電是划算的。
******************************
車頂,可以裝太陽能板。車站屋頂,裝太陽能板,不無少補。
800萬元小亭子,太浪費了。一塊太陽能板也沒有。



高鐵、臺鐵 的現代化車站,太陽能板。
就算發電量,只夠建築物本身照明、空調。至少人家有心,重視碳排放。
有沒有心,從小地方就可以看出來。
電動公車,保養問題:
電動車,連機油都不必換。冷卻系統也簡單多了。
無論是 保養費、保養技工、保養時間,都比柴油引擎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