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堅決反對高架MRT進入台中

nu1880 wrote:
城市的美醜是整體決定的
不會只因為一個高架MRT就變醜或漂亮
芝加哥地鐵

芝加哥地鐵是用鋼骨高架
離旁邊的建築也超近的
但芝加哥天際線是號稱全美國最漂亮的
我覺得也比台灣的城市都好看
...(恕刪)

是的
Chicago 因為地質複雜, 不適於挖地下道 ,最早的高架建於1892年


另外, 被譽為最美的高架橋Pont de Bir-Hakeim, 也是巴黎的地標 ,最早建於1878年, 目前的結構體是第二代,建於1903-1905,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 被當成藝術品保存



如果是以MRT的載重去設計因高架, 立柱就要加大加深,土建是最貴的, 工時長又花錢
如果採用輕軌電車, 車身輕,可以中港路蓋成鋼構高架,不一定要鋼筋水泥, 如果可以立柱在中央分隔島上,車道不必縮減, 整體規劃, 不醜

herblee wrote:
是的Chicago ...(恕刪)


看完你提供的聯結, 再去現場看看文心路, 我相信你會站在我這邊, 高架的出發點就已經是要省錢, 怎麼還會期望影片中的東西會在台中出現.

herblee wrote:
是的Chicago ...(恕刪)


看到鋼構的立架,
我覺得....
台灣酒駕跟三寶那麼多
有辦法三天二頭被自殺攻擊嗎= =
被愛是一種幸福
堅決反對高架MRT進入台中

幹譙龍:你的意見我聽到了那我就建高架LRT
馬可斯先生 wrote:
看完你提供的聯結, ...(恕刪)


文心路不久前去過, 正在吊掛作業,圍起來車道變很窄,工地灰塵飛揚, 當然是不滿意
不過,挖地下隧道是個大錢坑,造價高很多, 高架軌道較便宜,是比較可行, 況且採用輕軌系統,車輕的多, 可以用鋼構, 建造速度快,而且採工廠預鑄,現場吊掛組裝, 避免在現場施作,對交通衝擊,污染都可以降低

漢堡市Hamburg 的Hochbahn, 建於1912年, 百年古蹟



德國柏林這個U-bahn行駛的高架鐵橋Die Oberbaumbrücke, 建於1895年, 也是百年古蹟



柏林U1 U-bahn


SS5498 wrote:
堅決反對高架MRT進入台中
幹譙龍:你的意見我聽到了那我就建高架LRT...(恕刪)

用MRT這個名詞的國家很少
這要看MRT是指 Metropolitan Rapid Transit , 法文的Métro ?
還是 Mass Rapid Transit重運量

台中從頭到尾,真的沒有 Mass Rapid Transit重運量
以北捷的MRT,是三車一組, 二組六車併行
那個綠線的車輛模型 ,雖然有貼 MRT, 實際上就只是 MCT Medium Capacity Transit 中運量

LRT ,MRT,MCT , 都是 Rapid Transit
LRT和中運量捷運, 只是規格不同, 運量是一樣的
LRT可以擴充, 但是綠線這種無人駕駛的MCT, 是無法擴充的
herblee wrote:
是的Chicago ...(恕刪)
總之一話,反對蓋特殊規格,不是軌道系統主流的LRT,1067MM不會比1435MM來的省成本,台灣才多大?系統軌道弄那麼多規格幹嗎?發展世界主流,統一標準的1435MM軌道系統,才有助台灣未來採購新車,公開招標,壓低成本,台灣沒那多稅金讓你們浪費,喜歡搞特殊規格,錢自己出,這樣大家沒話講
有高架算不錯了,依現在規劃喔連LRT平面都沒有,

還說到高架進市區

herblee wrote:
文心路不久前去過, ...(恕刪)


公共運輸的名子不重要, 重要的是功能跟外觀要跟城市容為壹體, 而不是突兀
tree6815 wrote:
總之一話,反對蓋特殊規格,不是軌道系統主流的LRT,1067MM不會比1435MM來的省成本,台灣才多大?系統軌道弄那麼多規格幹嗎?發展世界主流,統一標準的1435MM軌道系統,才有助台灣未來採購新車,公開招標,壓低成本,台灣沒那多稅金讓你們浪費,喜歡搞特殊規格,錢自己出,這樣大家沒話講
...(恕刪)

不是軌道系統主流的LRT? 完全看不懂什麼意思?
LRT 有各種軌距,並沒有固定軌距, 歐陸1435mm - 900mm都有,1435mm可以和火車直通運轉, 葡萄牙首都Lisboa窄輕軌電車,軌距只有900 mm (2 ft 11 ⁄16 in), 可以走很窄的道路

電車製造公司,本來就會依軌距去調整,同一型的電車,軌距根本不影響價格

新潟トランシス株式会社 為例, 它製造的
超低床電車 富山ライトレールTLR0600形電車
全長 18,400 mm 全幅 2,400 mm 全高 3,407 mm
編成質量 約25t(總重量)
軌間 1067 mm
一列兩車大約2.2億日元

熊本市交通局9700形電車, 是同型電車
全長 18,550 mm 全幅 2,350 mm 全高3,546mm 差不多大小
編成質量 21t (總重量)
軌間 1,435 mm (標準軌)
它的 9701AB 電車, 熊本市交通局以2億2000万円購入
9702AB·9703AB 這兩車, 熊本市交通局是採取租賃的形式,15年的租賃契約
是由 肥後銀行系統的 肥銀リース(Higin lease)採"割賦販売"方式, 熊本市交通局分期攤還
熊本市交通局0800形電車 ,是改良型同類電車
製造価格:1編成2.5億円 (国と市が各25%を補助)

價格完全一樣

函館市企事業計画
http://www.city.hakodate.hokkaido.jp/docs/2014030800156/files/koutsu_keikaku_2.pdf
T100形派生タイプの9600形を新製導入 2.24億円
超低床電車購入1両で2.24億円
国56百万円+市56百万円+市企業局112百万円

函館軌距更怪, 是1372mm, 價格完全一樣

在整個捷運系統,車輛的花費其實不多, 土建才是最可怕的錢坑
在土建上能省錢, 能共用軌道, 建造成本就會大幅下降
台鐵包括支線長達1100公里, 都是1067mm, 窄軌的轉彎小,成本低, 機車頭動力可以降低,爬坡的坡度可以增加等好處

日本富山港線, 是接收JR西日本的鐵道, 整體只花了30億円(不到9億台幣), 就是新電車/新機電 走舊鐵道

日本東京地鐵+都營 13條地鐵當中, 就有10條為1067mm, 能和JR電車或私鐵"直通運轉", JR電車也能走東京地下鐵的軌道

馬可斯先生 wrote:
公共運輸的名子不重要, 重要的是功能跟外觀要跟城市容為壹體, 而不是突兀
...(恕刪)

名稱代表的東西很多
MRT 的重量和LRT差很多
MRT一個車箱DM1或M2就有39.5噸重
LRT整列兩車重 21-25噸 , 差三倍

支撐的高架橋, 承重就會不一樣
立柱的大小/直徑就會差很多
MRT 和 LRT 車寬不同
軌道寬度不同, 佔據的路幅就不同了
建造費用就會不同

功能跟外觀要跟城市融為一體, 而不突兀 ,是設計上的問題, 高架也可以不醜


馬可斯先生 wrote:
公共運輸的名子不重要...(恕刪)


各位看官 你們會覺得新市長會比舊市長有國際觀嗎?

舊市長就已經在文心路蓋了一條...."超級現實的建築"
我當然希望不要再有第二條了, 就算回到公車公眾運輸, 我也沒覺得不可行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