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塞車!林佳龍:哪個天才在台灣大道設那麼多百貨


dohan8850 wrote:
2016-06-17 10:30 by dohan8850
沒錯
在台中生活過幾年
中港路塞車不是百貨公司造成的
沒有百貨公司的路照樣會塞
源頭就是那該死的放射狀路網



放射狀路網是日本人設計的....你是要龍龍再去怪日本人嗎

中國廚藝學院 wrote:
記得他當初不是在台...(恕刪)

果然是台中"深蹲"十年~~~
kenot303 wrote:
放射狀路網是日本人...(恕刪)

最近有劉銘傳 八卦圖 台中城中城原始8個門~參考~

放射狀道路規格好像跟多年前都市計畫道路空間 360 270度 有關?

kenot303 wrote:
放射狀路網是日本人設計的....你是要龍龍再去怪日本人嗎...(恕刪)


日治時代的街道是棋盤狀的啊~ 目前台中市的中區就是這樣...
放射狀的道路是後來鋪設的吧?
104年度公共運輸+免費8公里預算書,上任總額編列22.68億,實際使用19億,其中11億是給免費8公里的費用。

105年度公共運輸+免費10公里預算書,上任總額編列24.2億,實際使用??億。其中16億是給免費10公里的費用。
現在因為業者的經營補貼問題,市政府又向交通部申請...預算由中央補助!?總數比24億還多,獎助的費用多兩公里要多5億?


免費10公里,省7億,哪個天才說的?
終於懂了,什麼叫做天才! 
那我們市民是...

議員在議會上,要市長跟交通主管,以後不能再用省七億當宣傳!

所以,號稱省七億的台中市長,你都上報也宣稱你省7億,
這時候,你該不該登報公開你的行為?(我覺得太誇張了)

一個市長,一個市長喔~
一個市長,一個市長喔~
一個市長,一個市長喔~

你面對議員的質詢全過程影音:https://goo.gl/MjmoXQ


可以用16億單一名目的預算,跟上年度的總額相比嗎?
還把上屆的預算書數據,自動無條件由22.68億變成23億!

以後省七億,真是...會變成...




真的天才,被人抓包!
還有報紙證據~


可以... 以台中市長為榮嗎? 
這是台中首創的龍哥不等式

不管你16+多謝最後一定的等於16

之前的人不管是11+多少一個給你加到足,還給你無條件進位喔!!

以後不管林市長說什麼,心理都先打一個大大的?號
一個政府沒有施政藍圖、沒有願景、沒有執行力、卸責推給前朝,永不認錯絕不改過、有的是做秀、玩模擬城市,你還能期待什麼?
在這個討論串,我看到了一拳超人動畫第九集真人版,埼玉老師幹掉深海王之後民眾反應的那段劇情,正活生生上演中……

LULUML1869 wrote:
放射狀道路規格好像跟多年前都市計畫道路空間 360 270度 有關?


歐洲一些老城市都是放射型規劃, 所以由此可見台中市是與先進國家並肩的都市

曾經聽過一種說法是放射型街道方便軍隊行動, 不管要去那個方向都是直直一條路.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台中市是一個多核都市,市長知道嗎?
你對百貨公司的看法,讓我覺得你像是 不能容許多元、分散的核心

舊台中市市區,有幾個都市核心?
你堅持要分散百貨公司,到底理由在哪?

我真的不懂講那句話的人,到底他搞不搞清楚台中市的現狀發展長的怎樣?



這是一個概念,認不認同也好,可以參考多核都市(multi-core structure)的交通規劃方式。
Optimization of the public transport network for a multiple-core city: Case study: Stockholm

多核都市的規劃下,那個橘線規劃是很重要的~
專業的都發局、交通局,你們懂嗎?

我不是天才,所以好奇!
被稱為天才,是不是就是不用聽別人,只聽自己聲音就很厲害?






以下是歷史說明:

目前來看,1911年代的放射狀該放棄了!我是如此思考~
日本人在1911都改成棋盤了,為何我們要用放射狀道路來看這個台中市~

歷史或是現在狀況來看,根本就是日本規劃,至今全部的都市整頓者都是繼續沿用,沒一個例外~



論文:日治時期臺中市區公園綠地計劃發展與影響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Urban Parks in Taichung City During The Japanese Governance of Taiwan

https://disp.cc/b/125-bBa


這兩篇解釋大概的說法


1900年台中市全台第一個都市計劃書。
台灣第二個都市計畫(市區計畫),為1900年8月公布的"台北城內市區計畫",之所以要提此點是因為台中的都市計畫雖然是第一個,但是第一個近乎完整實行的都市計畫卻是晚幾個月的台北城內市區計畫,有關1900年台中的市區計畫何以只實施一部分,將於下文敘述.

真實完整的實施卻是台北市,並非台中市,台中市屬於先放射狀,之後廢除,改為棋盤。屬於混搭的規劃。


台中市本身做前者規劃屬於放射狀,其中為軍事用途,以軍權政治核心進行都市開發,後者有民生需求才改為棋盤式。
所以,台中市本身具有兩種的網絡結構,兩種都對也都錯。
多數屬於後者。


兒玉利國的構想及濱野彌四郎的「新市街計畫」
西元 1900 年臺中縣告示第 5 號「臺中市區計畫圖」

此次計畫為全省最早所發佈的計畫,但就目前文獻所見,並沒 有發現文獻中有記載「市區計畫委員會」的設置,與臺北、臺 南市街進行市區改正計畫前均先設置市區改正委員會研擬市街 設計之計畫方式不相同。呂哲奇在「臺灣衛生工程顧問技師 爸爾登(William Kinninmond Burton)對臺灣城市近代化影響 之研究」中提出兩種臆測:一為當時臺中市街沒落,日本政府 接收臺中市區後,面對當地地方阻力及政府財政問題,並未成 立市區設計委員會。二為在計畫圖中,軍事重地約佔全城計畫 面積的三分之一,基本上計畫仍建立在軍事上之需要, 所以 推測此次設計主導單位為日軍軍方,故不需要有「市區計畫委員會」的產生。

此計畫在公布之後過一年即被修正,故此次計畫並未實行。



西元1909年,台中市軍事設施減少,檢討市區規劃圖改為棋盤式。



西元1911年臺中廳告示第一百八十七號「臺中市區計畫圖」



西元1921年臺中州告示第七十二號「臺中市區計畫變更圖




以台中州都(舊市議會)、火車站、台中公園、柳川、綠川來圈起來,像是放射狀。
之後的發展,都是以棋盤式規劃。

總之這是,日本人先規劃,後來者就沿用繼續發展下去。

多半,台中市應該屬於哪種,沒什麼好爭議的。

看你住哪裡,用哪個角度來看。

都市核心設為中港路,就會棋盤式~
都市核心設為火車站,就會放射狀~
這是因為幹道的方向性結構會由你的位置改變。

會這樣,就是因為1921的都市規劃結構產生的問題。


這個台中市混搭的都市網路,日本人規劃的!
多數應該是棋盤式,屬於沿用1921的方案繼續的規劃~
以1921不變動,利用1921的都市核心道路往外延伸,並且由棋盤方式進行擴張。
最後,就是現在台中市都市道路的樣子。



所以,老台中人所謂的台中市就是這樣產生。


圓形的半徑越短,圓週越小。
後期都市變大,半徑變長,所以棋盤格局的樣子才倍感明顯。
其實,一開始日據時代就是這樣子,只是我們太晚發現。

強調放射狀,就是以火車站為中心。
也就是以前台中市核心的火車站為中心點,或是舊市政府為中心。

如果文字內有錯,我會改正文字~

請指教~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