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任何一項建設都必需要有長遠的財務規劃及償債計劃,而不是想做就做~捷運除大台北都會區可以健全財務及償債外,其它都會區蓋了真的是錢坑,都是還不清的債呀。看到台中先蓋了brt真的覺得市長算負責的人,我一直都覺得非人口數多的都會區應該是用快捷即可,而不是什麼都要捷運,看看高雄的捷運,營運到現在還是都還是錢坑呀
用速度來判斷MRT和BRT根本沒多大意義。首先,MRT和BRT的路權不同,MRT當然比較快。但是多蓋幾條MRT,就一定能改善交通? 沒有足夠的路線規劃以及足夠的誘因把人潮往MRT推,MRT大概也只是個漂亮的賠錢貨罷了。目前能支撐MRT的縣市,只有台北市勉強算是。其他城市,我還真看不出來有甚麼能力養MRT。
罵歸罵,其實能有一條連接山海的便捷公車也不錯個人平常要搭火車從沙鹿通勤到潭子往常只能選擇就那幾班次的山海線區間車如果七點沒坐到,下一班要等到九點或是搭車到彰化再轉車。有brt後至少可以直接到台中車站再搭山線到潭子,時間壓力比較小。也多了一個選擇。這樣打可以領便當嗎?
小急 wrote:10幾年前.我曾親眼見到大大茶樓關門. 市民廣場週遭一片蕭條落沒的景象....(恕刪) 大廣三量販在1996年開幕..1999年查封..隔年由福元接手..但福元也撐了一年多倒閉(這棟樓是掛著福元招牌停業的)..倒閉前一個月市民廣場才正式啟用(這條綠帶才是真的連起來..那是在張溫鷹任期最後的事)...大廣三完全不等同市民廣場..他們沒同時存在過..大大茶樓關門不也轉戰德安作的好好的..好店不會寂寞的蕭條..又一個把NOVA放哪去的傢伙至於勤美的成功..沒有這些綠地勤美會是啥東西同樣大小的百貨公司..幾乎全數作古或另尋出路..更別提原本就設計當量販店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