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呼籲儘快興建中橫高速公路

我笑了
這難度絕對比國道五號還來的高
網友叫你自己去挖不是沒道理的 你是有沒有開過中橫?
中橫光是目前的路況都很難挖了
更何況是高速公路

要發廢文的話 你不如說
趕快興建台灣直通火星的高速公路
反正就你的話來講 也只是有"一定難度"嘛 是不是?

axxxxa wrote:
太神奇了,您對於環保的看法就是我心裡的想法,膜拜!Orz.
恕刪)

以前政府重大建設完成..都會吹噓〝人定勝天

921之後台8線支離破碎
谷關-達見間政府已經投入好幾拾億元整修復原
結果?
台中市政府年初天真樂觀說今年8月會開放通車
事與願違一個威力不大颱風...
金錢汗水付之流水
再等等吧!(N次?)

我笑了
謝謝你,至少沒有口出惡言.

這難度絕對比國道五號還來的高
網友叫你自己去挖不是沒道理的 你是有沒有開過中橫?
我要是能自己挖,那就不需要政府了.

中橫光是目前的路況都很難挖了
更何況是高速公路
你有沒有想,雪隧現在塞成這樣,以後蘇花改完成後,雪隧的負載還會更重.

要發廢文的話 你不如說
趕快興建台灣直通火星的高速公路
如果你認定這是廢文的話,其實你就不需要回文了,至於直通火星的計畫..,某些人築夢的野心,也許是平凡人很難想像的.

反正就你的話來講 也只是有"一定難度"嘛 是不是?
很多偉大的科學家做的事都不會太容易.
axxxxa wrote:
回應我的網友大部分都反對蓋這條路,而反對的理由又大部分都是環保,可是我都搞不懂基於環保,高速公路不是更能限縮人為的破壞面積...(恕刪)


那除了環保以外的其他理由呢? 您就當作沒看到?

就算蓋好了, 後續維護? 真能長久經營下去?
蓋下去也許沒幾年就毀在天災了.
高速公路的工法再怎麼強大, 山要崩, 誰也擋不住.

您覺得可以打通的是奇萊能安大草原連稜下面. 沒見到附近大片的坍方嗎?
那附近每年都在持續坍方, 就算不下雨也是持續風化剝落的地形, 真的適合蓋高速公路?
(能高越嶺以北就是岳界著名的卡樓羅斷崖, 每年持續風化, 跟房子一樣大的石頭都會從山頂滾下去.
太管處幫山友釘在山壁上架的繩隨著崩落的岩石一起躺在地上...)
看來您也沒看我舉的南橫例子, 原本幾百公尺的深谷, 一個莫拉克瞬間填平一半.
高速公路蓋多高才不會被埋掉? (沿著山壁蓋就會像53F蝌蚪大說的一樣, 整個滑下去.)
原本翠綠的南橫山林在莫拉克後光禿一片.
未來誰敢保證沒有第二個莫拉克? 誰敢保證同樣的降雨不會發生在南投山區?

您說足夠的擋土牆, 能擋住一座山的擋土牆該有多高大厚實呢?

雪隧雪隧...雪隧已經夠難蓋了,
而雪隧附近的山有在持續坍方嗎? 沒有嘛.


--
要講環保也行
高速公路上不管是有意無意掉下來的垃圾不會飛出去嗎?
高山上的環境很脆弱, 因為氣候的關係 連個吃完的蘋果核都可以放上好幾個月不會腐化.
何況是人為的東西?

axxxxa wrote:
至於為了怕會有更多人進入花蓮破壞現在環境的反對者,其實我覺得立論基礎更是錯誤,今天花蓮的旅遊人口如果從一萬人變成十萬人(只是舉例),那反而是減少了九萬人分散到全島各處破壞(其實不方便到花蓮,這些人假日一樣會出門的),而花蓮從足夠的觀光收入更可以致力保護環境(像達娜伊谷),台灣現在製造業大量外移,觀光服務業相形重要


雖然少了九萬人到其他地方破壞,不過,這十萬人卻也加速花東地區的破壞不是嗎?

為何到花東就是拼觀光?到其他地區就是破壞?您所提的保護環境如達娜依谷,我

想這不過是少數特例,真正獲利的商家有此觀念的有幾人?誰不是賺錢後想再賺更

多的錢,去蓋更多的民宿、餐廳(這就是破壞、開發),至於政府就更不用講了,

反正等著收錢,然後再拿去蓋新的建設,我們講清境就好,每年到清境旅遊的人數

非常的多,這些商家、民宿獲利後有做甚麼保護環境的事嗎?即便有,有趕不上開

發的速度,而商人嗅到錢潮商機,就越蓋越多,政府想的很簡單,把路開好自然

帶動人潮,人潮一來錢潮就跟著來,而漸漸地該地區就會繁榮開發,你看很簡單吧!

甚麼規劃都不用,就只要開路就行,這就是為什麼每當政府要開通一條路,就會有

環保團體站出來抗爭,別說規劃觀光了,連基本的管制都沒有,如果政府做事沒有

通盤的規畫,那麼拼觀光只不過是一句空的口號
『 在山的面前,我永遠謙卑;不敢言征服,只願山仁慈 』

edik0906 wrote:
那除了環保以外的其他理由呢? 您就當作沒看到?...(恕刪)

我不是專家,那張圖點的位置只是我自認為也許可行的路線,所以貼上來問(外行人的門道),蒙老馬識途 大大解說,了解,所以不用爭議.

這條路是政府在計劃的道路之一,不是我自己捏造的,我只是覺得施政要有點魄力,對岸建設的效率您應該也看得到,反觀我們..,不敢承擔責任的"好官"只要凡事推給環評跟尊重民意慢慢耗..,就可以領退休俸讓下一任去傷腦筋...如此循環..
中國廚藝學院 wrote:
雖然少了九萬人到其他...(恕刪)

您說對了,重點是規劃跟管理.

達娜依谷不是少數特例,還有司馬庫斯也不是少數特例,是因為有人出來整合帶領,這就是政府該做的事.

蓋更多的民宿、餐廳不一定是破壞、開發(那在西部城市所有的建設都是破壞),您講的清境就是政府不作為的惡例.


說明一下:<為何到花東就是拼觀光?到其他地區就是破壞?>
我根本不認為有所謂的破壞(或是說人類的存在就一直是破壞),我所說的破壞是回應很多網友認為人多進去花蓮就會被破壞了.(其實花蓮人意識到保留好山好水能發展觀光,他們就會更努力的保護環境,加上更多的收入能讓他們實現夢想,您看,清境的一些美麗歐式建築如果合法的被放在花蓮有計畫的地區,那該多好)
外行人出一張嘴喊喊很容易
如果具有一點專業知識的人就知道事情沒那麼簡單
在地下挖個洞就解決了
況且政府原先計畫的事是新中橫公路.而不是中橫"高速公路"
連興建普通公路,建到一半就喊卡
更何況是高速公路

axxxxa wrote:
我不是專家,那張圖點...(恕刪)


axxxxa其實還滿理智的
以後有什麼新idea不妨多發言

wered wrote:
axxxxa其實還滿理智的
以後有什麼新idea不妨多發言

謝謝您,我還想過要建議台中市政府在大坑山區(臨太原路跟台74線),建一個封閉的(只有一條大馬路進出,路口設個警察局)紅燈專區(全中國第一個),不過不敢提...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