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房子有些不是拿來住的,是拿來貸款套利的。
只要物件看起來不是地雷,貸款成數高,很多人還是會買吧。
簡化假設如下
例如某人存款有1000萬,有某個理財項目可以賺5%,他如果拿自己的本金1000萬去,一年頂多賺50萬。
但是如果他拿1000萬去買3套大約1000萬的物件(假設自備款是3成),假設1年後房價漲了7%(2000年以來平均值),他賣掉其中一套,用收益去cover另外兩套的利息還有剩。每套替他賺的數字是上漲的10%減掉利息錢。在這個簡單的例子,收益數字應該是120萬左右。
就是因為買房長期來看比放銀行來得好,所以大家都這樣弄呀!在當前的貨幣政策之下,好像不貸款很虧呀,這不應該怪老百姓吧。
趨勢是為了財政問題,政府土地也越賣越貴,水漲船高,自然房價也上去了。通貨上漲沒有天花板,但是土地是有限資源,數量有上限的東西(土地)比沒有上限的東西(法幣)價值上漲的可能性高。
房市剛性需求當道,帶動房市買氣,但利率持續下探。
中央銀行昨天公布,被視為房市指標的五大行庫新承做房貸利率,
五月降至百分之一點六五五,創二○一○年七月來、近七年新低,
月減○點○一一個百分點,主因首購族貸款占比增加。
央行表示,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利率最低為二○一二年五月的百分之一點六一六,主要是因金融海嘯爆後央行降息救市,但在央行重啟升息並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等打擊炒房措施後,房貸利率也自谷底爬升。隨著央行降息並維持寬鬆環境,利率又往下探,與最低點僅差○點○三九個百分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