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胡志強市長讓我最有感的政績...

thoreau wrote:如果以跳票頻率那麼高
還有人覺得做得很好


跳票?你的舉例好像適用全臺灣政治人物?

majusty66666 wrote:
老實說我對 老胡並...(恕刪)


感覺林佳龍更像好人, 跟他暢談過3次對台中地區的規畫更佳
百年榕樹, 千年九芎, 萬年七里香.

xxx123 wrote:
呵呵 你敢貼我也敢講...(恕刪)


總算有人講公道話了

每次看到鐵路原本該地下化變成高架就一肚子火!

我住在西區,這幾年柳川整治增加了自行車道,五權美術館綠園道,草悟道,六藝文化園區!以及整建中的台中文學館!台中坐公車真的很方便

西區其實滿適合買來自住的!他沒有西屯南屯那邊人那麼多,反而有種較為幽靜的住宅品質

加上台中天氣總是那麼的好~
我真的很喜歡台中市!

Hdesign wrote:
感覺林佳龍更像好人,...(恕刪)


用嘴做得一口好事? 

翻翻他在新聞局時捅的婁子還要下一任收攤,呵呵

lordkikuko wrote:
用嘴做得一口好事? ...(恕刪)


"光說不練"一直都是他們的專長嘛

我覺得胡先生,在於交通建設與重劃區發展真的是幫助不少,方便很多。
在下是土生土長30歲台中人
覺得胡志強市長在長期只擁有省轄市的資源下
還能將台中發展成這樣算是很厲害了
讓台中有國際都市的思維
在北高兩直轄市間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而且
台中在縣市合併前負債僅107億
縣市合併後負債僅492億 負債為五都最低
我想這是負責任的作法 不把爛攤子留給下一任

以前的台中市公車 台中客運和仁友客運 真的是爛到沒話說
車爛就算了 還不準時 一來連發來2~3台
引進統聯客運來經營 和 台中客運換老闆經營 之後品質就好很多了
不僅有低底盤公車 車廂明亮乾淨 還有前八公里免費
有很多學生和銀髮族都靠公車出門代步
仁友客運也在經營競爭之下釋出路權 漸漸被淘汰了

中科以前那塊鳥不生蛋的地 只有紅土產蕃薯
現在製造多少就業機會
街道熱鬧 生活機能強
要消費已經不用再像以前穿越過高速公路進入舊台中市區了

草悟道 秋紅谷 台中文心森林公園 洲際棒球場 國資圖 生活圈環狀線 等都是城市改造帶來的人潮都是有目共睹的

還有之前的泰迪熊嘉年華 請企業認養泰迪熊展出
不僅政府省錢 民間也樂於打廣告行銷 這種政府民間互惠的方式
在下認為比付授權金的黃色小鴨好多了
發展出自己特色並不一定要隨波逐流

現在台中BRT 2014 7月也要開始營運 還有台中公共自行車系統「iBike」來輔助
陸續之後也會完成有6線的BRT路網 鐵路高架 MRT也都要接序完成
也有人會說 那中港路要開始大塞車了
但是
發展大眾交通工具 就是希望民眾捨棄私人載具改搭大眾運輸系統
達到節能減碳綠能低碳城市 才能永續發展
這是世界的潮流

當然也會有些配套 例如調高停車格收費 提高汽機車持有成本
以利大眾交通工具的推行
只是這在台灣幾乎不可能 一定被解讀為政府搶錢
而政府只好不敢作為 而在這一來一往的拉扯之間
便造成了塞車這樣的結果
事情都是環環相扣 而不能只是看表面而已

而大家只會想到北歐的綠能低碳城市有多好有多先進
當政府要朝這方面努力發展時 也是需要人民的支持配合的
只是這時又會有許多反對的聲音 説建設過程擾民 工程貪污回扣 使用起來不方便 等等
但大家有沒有想過連我們自身都不配合不支持
而只會謾罵一些沒有實質建設性作為的話語
而讓主事者不敢作為 那麼這些人又有什麼資格說政府無能沒有政績呢?

我的父親是41年次 也就是所謂的戰後嬰兒潮
在下覺得在那個年代往前推的台灣人才是真正苦過的
才真正知道肚子吃不飽是什麼感覺
在那個年代要建設高速公路之前
不是家家戶戶都有汽車
人民也覺得那是有錢人有車才能開上去的
蓋這個有什麼好處?
試問 誰能想到 今天的台灣 汽車已變成個人的代步工具

再說中區的問題
中區的房產產權複雜且都為私人所有
看到的透天店面 從第一代往下繼承 第二代產權都不是獨有 而變共有
如果拿政府的預算來改造 是不是又淪為圖利個人 圖利財團的那種論調
政府頂多給獎勵辦法
私人的財產受憲法保障 政府又怎麼能主張要求一定要怎樣呢?

再說炒房的問題
試問 有哪一個國際都市房價是低的?
難道是因為房價高 所以都市才開始發展
當然不是
當然是因為都市發展的過程 人口移入 需求增加 土地房價才變高
土地房價變高是都市發展帶來的結果 而不是原因

再說台中的房價 受薪階級買的起的房子不是沒有。
ntic865039 wrote:
跳票?你的舉例好像適...(恕刪)
我不知道
為何這個討論區爛 卻還是有人回
為何臺中爛 卻還有人要住
臺灣很鬼島 卻一直不離開
地球很污染 那還不趕快升空

命不好?有人可以改變自己 有人卻只等待別人來幫他改變 所以怪誰呢

如果過用這種計較方式 台中在縣市合併前負債僅107億 縣市合併後負債僅492億 這樣說來 臺中市人命還真不好 要背臺中縣人的債?再被臺中縣人罵沒發展他們為優先?
thoreau wrote:
這個討論區很爛歌功頌...(恕刪)
沒錯!

我強烈支持讓大台中再回到舊臺中市跟舊台中縣分別
盈虧自負,各自發展

相信舊台中市人心中最不甘心的是為什麼要去背那些舊台中縣的債
這根本是拖垮我們舊台中市的發展

如果當初沒有跟舊台中縣合併
現在至少可以跟高雄市的建設相提並論
並且可望追上台北市

請胡市長或下一任能及時回頭,讓舊台中市真的能毫無負擔的發光發熱

你看就像BRT,把那些舊台中縣的線都拿掉來讓中港路有MRT那該有多好
(起站跟末站都在屯區,不開到舊台中縣)

這樣才是完美的台中市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