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on wrote:
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圖...(恕刪)
好厲害的地圖!
看到日治時代就建校的母校和旁邊的台中公園,小時侯住的練武路原來是塊荒地,難怪會被國民黨軍隊搞成眷村和軍營,當年的綠川河道看得清清楚楚!
abrtang wrote:
挖一個隧道沒那麼簡單,中央山脈隨隨便便就是二、三千公尺,可以想像隧道上方山的覆蓋度至少二千公尺,當初坪林隧道才不到一千公尺,就發生岩暴、抽心、湧水等災變,如果換成二千公尺開挖時所承載壓力絕對無法同日而語,何況地質的複雜度,以現技術而言更難去探測,怎麼實地作地質調查?困難度太高了吧,光挖個導坑,可能就困難重重,更不用說是主坑,還有通風的問題,二千公尺豎井的高度,比101高個四倍,好像也不大可能,還有隧道長度的設計、橫坑開挖、土石棄置、施工道路、擋土及環保生態的因素,光想像這些可能的問題,如果我是審查委員,可能直接說不用做環境影響評估了,一定不會過。說實在的,這跟誰當總統沒什麼關係,一般立法委員應不會提出這種建議。怪就怪在台灣的山太高了,你能找出像台灣這麼小一個島最高的山快到四千公尺嗎? 我好像沒看過,這麼一塊好資源,任何人也不會想去開腸剖肚,更何況目前技術也應該做不到。
flycode wrote:
挖隧道很簡單,就只是錢和選票的問題!
過去之所以不蓋蘇花高,也同樣是錢和選票的問題!
國道基金就只有那麼多錢可用,把錢花在選票多的縣市,比較容易繼續執政。
我承認,四號生活圈快速道路對台中會比較方便!但4號生活圈的經費就是犧牲蘇花高而來的!
蘇花高主要是隧道,一蓋就要900億~1000億,選票才那一點點!
台中快速道路只要幾百億,就能有一堆選票!
以環保觀點來看,省道、縣道、鄉道最不環保,
只要開條可以讓人走在上面的路,就會有人開始營業/蓋房子/小吃....過度開發+人為破壞。
而高速公路是汽車專用路權,類似鐵路,除了特定站點(交流道),否則人沒法下高速公路,
除非在休息站或出車禍,要不然人的雙腳不能踩在高速公路的柏油路面!
所以,高速公路會比一般公路對環境的破壞更少!
高速公路兩旁就和鐵路兩旁一樣,大多沒人想住。
沒有人=環保。人都死光了,對天然環境或其他物種也最好!
人很自私,為了人類的生存而不肯自殺,就只好退而求其次,天然的歸天然,人類的歸人類,
各自分區各自發展,像高速公路/鐵路就有這樣的特性!
而隧道只有出入口或表面N公尺有生物(植物/動物),
又不是平地,把山脈挖個小洞,就算地層下陷也無所謂,
隧道裡不是土、石,就是水,也沒有任何生物可以生存,
所以,隧道又比高架的高速公路更環保,隧道唯一的缺點就只是太貴而已!
當初是為了選票,以假環保的議題,才會鬼扯蘇花高不環保!
真正不環保的是蘇花公路,因為大自然反撲,才會一堆落石死一堆人!...(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