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

台北人看台中幾間好宅,很出色…


kelly590 wrote:
只會造成大家愈來愈買不起台中了.到時跟台北一樣.那全台灣我看大家的小孩以後更可憐了~~~

至於市政北一路的小房子(不是大坪數百來坪的只是剛好3房能住的43坪多.記的喔還要扣掉公設).當初買了也是一時衝動.
不過還好就是有些錢能買.也不用貸款.手頭上勉強還能留些現金用(本來是想預留1千萬現金在手上備用.但現在只剩5.6百萬現金.當初不應該那麼衝動買下它.不過家人喜歡就只好硬頭皮買下了)

我真的不是那些所謂的有錢人.生活也很簡單.我只是有幸能存到一些錢.不用貸款買房當房奴.
(恕刪)


於我心有戚戚焉
只是K大比小弟有本事,
小弟買他處應該不用愁$,買特區要貸款...
真是找自己麻煩,爽到房地產業者和銀行

t8f wrote:
想用低價來收別人的貨
心態就是投資投機
偏偏這些人的經濟背景與想法同質性很高
你想的跟別人想的都一樣


投資???投機???

如何區分其中界定???

低買高賣...獲利了結

這是商場生存的不二法則...

股市如此...期貨如此...房地產也是如此...


投資是需要獨特見解的...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投資者資金流動的現象與結果...

能洞察先機提前佈局者才是王道...

但...芸芸眾生中...

能有幾人???



想法一樣沒有對錯...

你可以說他跟隨偉人的腳步...可以說他英雄所見略同...

更可以說他沒有自我獨到見解...隨波逐流...見高追高...

隨你如何去解釋...


而只有在獲利了結那剎那...

口袋滿滿的...才是贏家!!!


TONY-17 wrote:
於我心有戚戚焉
只是K大比小弟有本事,
小弟買他處應該不用愁$,買特區要貸款...
真是找自己麻煩,爽到房地產業者和銀行


買特區房當然要貸款...而且要貸到九成多...(看你的本事囉)

沒有一個大咖會拿白花花的鈔票去付賬...

有個機構叫"國稅局"...

很多人是要把錢"藏"起來的...
kelly590 wrote:
看來我真的誤解您的行...(恕刪)


Kelly大...

這社會本來就不公平...

人命的價值本來就不相同...(賈柏斯死了就是一個很好的印證)

房地產漲跌只是反映了資金的流向

貧富的差距...


房地產一片漲勢中...也有很多中產階級一躍而成富豪...

當然也更多富豪成為億萬富豪...


台中除了七期之外其他很多區域沒有漲很多...相對台北已經算合理

沒有錢...可以不用選七期...

不要住新房子...不要有那麼大的慾望...

退而求其次...


任何商品都有他的目標族群...

ferrari...maserati...porsche 的目標族群就跟 toyota不一樣...

有時候調整自己的心態....

知足...會獲得更大的快樂!!!!
t8f wrote:
想用低價來收別人的貨
心態就是投資投機


我聽你把七期房地產說得這麼不值...

"朋友賣不出去要自住..."

想說不如來個兩全其美...

如果有合意要不要談談...

你說我投機???





以我的眼光是認為七期房價還沒差到這種地步...

很多人是高價不願意低賣...(你要有錢人打個八折賣你...老子又不缺錢...誰肯啊???)

價格很硬...

而一些想要出手的人以為奢侈稅就可以大砍特砍...

造成價平量縮...

東方帝國這建案完工後我個人是認為還有一波漲幅

(依方庭經驗...高樓層保留戶都是完工後讓客人看過現場後,再開出超高價...)

七期頂級視野的房子就那麼幾間...賣不出去???怎麼可能...

所以才一直追問你樓層跟戶別...

你的看法跟我完全不同...


t8f wrote:
偏偏這些人的經濟背景與想法同質性很高
你想的跟別人想的都一樣


依你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我跟你經濟背景不同...

所以我的想法和你不一樣囉???

呵呵...
好多人都說[現金為王],付現金最大咖
小弟反而覺得:要適度的投資和分配,當然也要有一定的財務觀念與操作
所以,要避免太集中的現金投入

然而,
elephant183 wrote:
買特區房當然要貸款...而且要貸到九成多...
很多人是要把錢"藏"起來的...
(恕刪)


小弟好奇的是:如果沒有半價以上的定存單OR等值的淨資產列表OR前100大的十五年年資OR醫師律師身份..
如何搬出9成的額度

當下能貸到9成的,恐怕比全額付現還屌

今年已經沒有銀彈了,看看明年吧! E大,可以開示一下嗎?

elephant183 wrote:
依方庭經驗...高樓層保留戶都是完工後讓客人看過現場後,再開出超高價...
(恕刪)

大同意!

有直接跟建商談過的,應該都知道:
指標建商的指標物件,頂2樓,幾乎都沒賣過
elephant183 wrote:
有沒有人七期市政中心哪一戶要賣我兩千萬的???...(恕刪)

興富發市政交響曲也破2000萬了嗎?
TONY-17 wrote:
小弟好奇的是:如果沒有半價以上的定存單OR等值的淨資產列表OR前100大的十五年年資OR醫師律師身份..
如何搬出9成的額度


單有醫師 律師 甚至會計師身分是不可能貸到九成的...

這些行業所得稅幾乎逃不掉...(幾乎啦)

尤其是醫師...

一位會計師朋友去年光所得稅就繳給政府近三百...

但這樣你還是無法貸到九成...


TONY-17 wrote:
當下能貸到9成的,恐怕比全額付現還屌


我說的那位是位企業主,上市上櫃公司老闆,之前扶輪社某區總監(聽說是份苦差事)...

的確是很屌...銀行還巴不得你跟他借多一點...

現在要有資產...

建商...銀行才會給你信用額度...

高階專業人員除非有生意頭腦...

單靠專業是混不到什麼錢的...

就算你40W/month...

算算看你要存幾年才能在七期買棟不錯的房子...

elephant183 wrote:
我聽你把七期房地產說...(恕刪)


看這篇文,覺得真有趣
網路上那多同業、仲介任意批評實在有失公道
我想應該沒有建商老闆敢說自己的房子一百分吧!

像聯聚的產品,著重每一處細節,看過他們房子的應該都知道
我個人認為江董很有藝術品味,有長輩買了他們的房子,評價很高

至於總太其實這些年也進步不少
之前有一個朋友朋友的媽媽,早期跟總太買很多戶房子
買第一間時,一直嫌,覺的品質沒有很好
但因為願意改進,服務也不錯,後來就又買了第二間,第三間…
彼此建立了信心,也推薦很多朋友買總太的房子~
現在我那位朋友住在總太七期某建築,跟總太老董還不錯
他是說這位老董對自己的施工團隊很要求
而且在完工時一定會先搬進去住看看
使用公設 看看哪理有瑕疵,覺得不好會要求自己的團隊去改進

管他一親二發三總,到底在影射哪家建商,這個詞應該也是同業或仲介自己創出來的吧!有去買過或住的住戶在上來評價吧!

e大我個人覺得你很有眼光
東方帝國這棟建築我也去參觀過好幾次,如果有去了解的應該會知道這棟的結構很強
我現在在等待他們的公設,好了後還要去看
如果品質不錯會建議長輩買

總結,我個人認為第一品牌建設品質是信心
第二品牌的進步也不容小覷
總之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自己喜歡就好!
  • 4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