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時代戲院的二館要開始營運了,這個也喊很多年了想起以前這棟是什麼了,作為海線最早的大樓也來講一下歷史好了這棟天寶大樓有接近40年的屋齡,它和中區大樓是同時期的產物,當年他是海線最高大樓有12層那時的台灣正值農轉工,算發大財富到流油的一個階段,清水可以把它看作是小逢甲,中山路左右的店面和路邊攤滿滿的都是人潮,人推著人在走的,後來蓋了這個天寶大樓做為天寶百貨,但是很快就倒了,你可以想像在逢甲夜市開一間百貨公司那種感覺,後來分層出租樓上有電玩間、西餐廳(那個年代街上買不太到牛肉,吃牛肉是很奢侈的事,那年代高級餐廳牛排館的代表是我家牛排,沙鹿現在還有但肯定是不高級了),接著才有天寶戲院進駐(清水當時四間戲院分別是光明、遠X、東亞、天寶),光明就時代這個點,遠X我忘在哪,東亞在紫雲巖靠菜市場那帶,後期影城陣亡光了就是三商百貨進駐,樓上當時有撞球間、網咖進駐過,接著就是租片的亞藝和85度C進駐了,那講一下現狀好了,雖然有租下4個樓層作為二館營運,但我覺得這個點真的不太行,它樓上有分割成廉價出租套房出租,專住一堆543的人,大白天聚集在一樓躺屍掛B,之前85度C在的時候還看到一堆縮在外頭椅子上或是趴在店內睡覺的,現在85度C搬走去斜對面你還是能看到天寶樓下一堆坐在地上或躺在地上的,你這和中區有87%像了再來我講解一下當時電影院的生態,當時電影院有分撥國片、洋片還有黃片(天寶記得是撥不正經影片的)海線這邊無論是沙鹿還是清水主流都是二輪片,首輪你要去中區才有得看,室內座位除了木條椅比較新的就是像醫院診所候診的那種藍綠色一排的塑膠椅固定在地上,撥放的國片印象中就是大兵系列或周星馳這類的,洋片我當時只看過鐵達尼和浩劫重生,那時電影院沒有什麼規範,所以常有人坐在裡面抽菸或帶酒進去喝帶東西進去吃都是常態,地上都垃圾,還會有人看一看咳~呸!在地上,所以那個年代電影院也不算什麼優良場所,後來海線倒光剩大甲富都時我比較有印象,因為它設備和環境有在更新追得上潮流重點是便宜,100元看2部首輪不清場不劃位,了不起坐塑膠板凳順便討論三井二期沒威秀有些海線人爆氣的原因好了,其實就是海線看電影的設備和環境就是差,我也想舒舒服服服的找個車位停好車,然後等待前先去吃個飯或看完吃飽再回去,你在時代那個地點以前只有3Q雞排,現在也是只有隔壁賣炸物能選,然後光找個車位就找個半死,騎機車去看你停好後還要考慮到散場時能不能把機車退出來不被亂停的卡死,再來是票價,現在優惠卷是150元,你去遠百或老唬城用信用卡優惠174元,差24元但是你的觀看體驗會好非常多,在清水你要看的影片配到B廳小影廳你就會很幹!大廳小廳一樣的錢,那個二館還有只有36個座位的小廳,最大的是186個座位的那個才叫合格!想要看的片配到小廳我想還是會跑一趟遠百看比較實在
台中港特區與梧棲新案總量 我 2年前也統計過 依然繼續加倍成長預測2024~2025海線沙鹿清水梧棲區域 開始房價向下明顯反轉最近暴漲 亂漲到高點2022-2023會是海線的房價高點區間新屋 中古屋開價齊漲3年後來看預測
wwwwcl wrote:沙鹿大同街宸堡案,應(恕刪) 這外觀意外的樸素低調,瞄準的應該是習慣傳統市場生活的在地退休族群早期能住在菜市場口的都是地方仕紳還要超級有錢那種,一般人住不起這種精華地帶,因為早年那種綠色外觀的冰箱還沒普及,食材講求新鮮,那個時期買豬肉用葉子包買魚用麻繩吊著拿回家是常態,菜市場口就是一個最佳的地段,加上那個年代沙鹿沙田路周圍有多家戲院和客運業者及動物園,後期還有百貨,大同街上還有中藥行,地段和機能當時算是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