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

BRT車道設計問題, 撞況連連??

sdttgod wrote: 我住龍井這邊 雖然沒常走,不過也走過

本人也住龍井…從台中回龍井…走中港會比走向上路程還短又省油…也沒很長的爬坡路段…相信你一定沒在尖峰時段走過中港路…也不是每個人都像你中港路直直開到底就好…完全避開塞車路段…你應該是不太會開車吧…所以不敢在中港路尖峰塞車路段從內側去切換到外側的慢車道吧…
BrilliantWing wrote:
台中市府應該可以藉由增加變換快慢車道專用號誌或其他方式來改善這種情形...(恕刪)


讓快車道與慢車道的紅綠燈時相錯開一點點,
慢車道先停紅燈,然後快車道持續綠燈,就能幫助右轉車找到缺口進到慢車道去吧。

至於慢車道切快車道,
因為是在駕駛人這一側,
視線上比較好掌握,
我覺得困擾不大。

BRT是進站一定會停,
所以即使遠遠看到它來,
暫時切到它的前面,照說不構成什麼困擾,
公車也不會親上來啊...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我只有晚上十點以後開車才有可能開中港路~~
平常時間太麻煩了~~
必免不必要的麻煩都選擇其他路開~~
BRT之後覺得更不方便右轉~~
楊公說:地靈改變心生命,生基求的富貴興...
pcian wrote:台北從快車道換慢車道也會經過公車專用道

台北的慢車道應該是沒中港路的這麼窄吧…也不會有公車在慢車道跟你搶道吧…
KV2000 wrote:
一長串的回覆中,有幾個人真正開過台中港路(台灣大道) ??

這條路快慢車道有分隔島,每個十字路口快車道都禁止右轉,必須在前個路口或分隔島缺口,

先切出去慢車道...慢車道欲匯入快車道亦同 !

現在問題是分隔島旁在快車道上多了一個BRT專用道 !

使得快慢車道的轉換距離更長了....因而也造成慢車道更多汽車在走更塞

慢車道有機車,一般公車,公車站...更多汽車...

使得快車道要切入慢車道常常卡住(沒車縫),卡快車道,卡BRT專用道或卡分隔島缺口 ...

...(恕刪)


這的確是問題點
解決的方法是要改變駕駛習慣
右轉車輛需在快車道上停下來待轉
不能開到brt車道或安全島旁去了
當然如此一來勢必造成快車道回堵
但這就是導入brt要付出的代價
比較大的問題是
以用路人的駕駛習慣
在快車道上要轉入慢車道想插得到空隙的機會太渺茫
所以
祈禱在還沒啟用的管控系統中
台中市政府有規劃了快車道轉入慢車道的專用號誌燈吧


KV2000 wrote:

私認為BRT應該設在路中間車道,然後全線禁止左轉...應該相對安全

...(恕刪)


不太對勁
光以現況而言
就會變成從台中車站一路到靜宜都禁止左轉了
影響過大
再說與其要禁止左轉的話
以現況而言全面禁止右轉更容易達成不是嗎
個人認為因此而禁止左右轉都不是好方法
而是要加強宣導改變駕駛習慣
及加設轉換快慢車道號誌燈
做為一個有開車,騎摩托車,騎單車和坐公車BRT上班都有的人
我覺得大家都要改變一下習慣,
BRT絕對是一項好的政策。之前我也很反對。
但坐過之後就改觀了。
harker633 wrote:
BRT本來就是公車專...(恕刪)


台北市有公車專用道的路段,設置在內側車道的,大大多是禁止一般車輛左轉,而設置在快慢車道間的則是禁止一般車輛於快慢車道間切換, 而允許上述轉彎或切換車道的路口大多有特殊號誌或是路口設計(例如快慢車道間沒有障礙物阻擋視線,或是車流較少的路口)...所以要切換車道或轉彎都得要走到特定路口才可以做...

以上也是台北市交通的特點,因為台北市本身就設置非常多禁止左右轉跟單行道,使用十幾年了,大家也都習慣了,所以走入特定路段,不熟路的,想轉彎就乖乖走遠點繞路繞回來..熟悉的就知道哪些車道不能走...
當然還是有不少會違規的,但因為台北市相關禁止的標誌設置非常多,因此出了車禍就是摸摸鼻子自己罰錢+修車.....

以上是台北的狀況..

至於台中的BRT,我是覺得中港路快慢車道間有路樹問題,多了BRT後就應該要禁止切換(畢竟視線死角太大了),但是這條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幹道(因為台中特殊的道路設計,其他與中港路交接的主要道路都是繞著中港路再轉圈圈),所以禁止中港路左右轉可能會迫使車輛擠入其他與中港路平行的道路去(五權西路還好,畢竟大條),其他像是西屯路等等的就可能會塞爆, 當然,這些問題其實非常的專業,因為交通規畫必須整體去做,而不是只focus在某條路上,而政府裡頭其實專家很多,整體規劃的問題相信也有其考量...

我相信台中交通局的專家一定有想到這些點,將來優先號誌上路後,有可能會只能某些較大的路口(如文心路,忠明南路等)才允許快慢車道切換,並同時在這些路口改變號誌設計,或是根本全線不准,要左轉的請在轉進中港路前就直接去快車道,要右轉的就乖乖轉慢車道等等(以上如台北市的設計)..

綜上,其實重大交通規劃及變革,還是得要有時間讓駕駛能慢慢地去改變用路習慣,或是上路後逐步修正部分號誌跟路口行車規則等問題,最終還是會達到穩定車流的效果...

台中公共運輸系統還需要時間...畢竟這是個全新的路網規劃,才剛開始...相信10年後的台中因為路網的逐漸齊全,會變得非常的不同...
ddcatt wrote: 讓快車道與慢車道的紅綠燈時相錯開一點

危險的是快車道跨越專用道切換至慢車道…
台北人作得到
勢必台中人也作得到
因為大家不習慣而已

最好的作法
1.快車道一律直行不得左轉及迴轉
2.僅慢車道可右轉
3.只有較大路口快車道車輛才能切換慢車道(配合慢車道燈號管制)
按照我的交通知識是不能連續切換2個以上的車道
相信絕大多數駕駛都有遵守這條規則
也代表並不習慣大角度非慢速連續切換2個車道

而BRT的設置
強迫汽車駕駛快切慢、慢切快都必須做到"連續變換2個車道"
並且是在一個十字路口的距離之內完成
開過汽車的人很清楚
那種角度正好是汽車後照鏡的死角角度
配合轉頭一定可以解決
那B柱C柱的視線遮蔽呢?
轉頭時正前方的狀況呢?
為何一定要陷入這種險境呢?

當上下班時間塞車的時候
快切慢的車輛切不出去
肯定只能停在BRT車道等機會
因為車輛壅擠的狀況下
若是將汽車停在快車道等待
慢車道沒有人知道你要出來
而快車道也會罵死你幹嘛擋路
車的強度,來自於鈔票的厚度!
  • 4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