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柯文哲打「八橫八縱」政績牌 ,對照被廢的BRT六線

太廢就不要出來丟人現眼,下溪下井窩
正如您說的,機場捷運在選前預計通車,民進黨的市長說還有好幾百項缺失,被批的體無完膚,自己當上市長後,沒多久時間通通改善完畢,和台中歌劇院有異曲同工之妙,政治真是骯髒呀。

更正,我錯了,是4000多項缺失變25項,太神奇了,傑克。民進黨建設好棒棒。
menter wrote:
你用未完成的BRT來說爛,就像林林佳龍說歌劇院有1000多個缺失,然後,他把樹挖一挖換掉,就說是他的政績了。(恕刪)


----------------------------------

綠執政換調查小組 機捷4千項缺失剩25項
2016/08/27 20:13:00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好友人數

A- A A+

記者李政道、程彥豪/台北報導

桃園機場捷運工程,從1996年發包至今20年,出現六次工程延宕,去年試乘檢驗,發現超過四千多項缺失,如今換了新的體檢小組,卻傳出可望在年底趕通車,缺失部份降低到25項,民進黨立委認為,部分問題包括直達車不一定要原訂的35分鐘,只要安全抵達即可,國民黨立委反批評,這根本是政治妥協讓步,把民眾的安全當兒戲。

綠執政換調查小組!機捷4千缺失剩25項 ID-630817

▲機場捷運生鐵鏽,恐引發翻車危機。

機場捷運列車過站不停,滑出月台外,仔細看軌道卻發現,好厚的一層鐵銹泥!加上之前發生墊片破損,恐怕引發翻車危機。

機場捷運調查小組召集人江耀宗:「破裂的地方就去更換,基本上沒有剛剛提出軌的問題,(鐵銹泥)持續跑車,軌道就不會生鏽。」

綠執政換調查小組!機捷4千缺失剩25項 ID-630818

▲機場捷運調查小組召集人出面受訪回應。

調查小組掛保證,只不過小組成員才剛換。

4000多項異常缺失,變成36類,還找來立委們試乘。

機場捷運調查小組召集人江耀宗:「燈不亮就填一張公單,那是一項、是這樣子的,所以有4000多項缺失,現在就是只剩下25項。」

綠執政換調查小組!機捷4千缺失剩25項 ID-630820

▲ 機場捷運通車歷經重重困難。

民進黨立委葉宜津:「我覺得差幾分鐘到站,大家應該可以接受啦,但是要在安全無虞的狀況下。」

國民黨立委吳志揚:「多少會有一些妥協啦,是不是會影響到安全,這是要專家來評估。」立委顧慮不是沒原因。

綠執政換調查小組!機捷4千缺失剩25項 ID-630819

▲綠委葉宜津受訪表示,應以安全為重。

打從1996年投標後至今,機場捷運已經六度延宕,包括2012年就傳出,原訂隔年六月「三重至中壢段」通車延後4個月,到2013年10月。等到2013 5月7日 ,交通部確定跳票。當時高鐵局長朱旭請辭,通車日期也延至2015年,沒想到2015年7月17日又傳出跳票,時間繼續延後到今年二月,卻還是通車無望,時間再往後延到今年底。

綠執政換調查小組!機捷4千缺失剩25項 ID-630816

▲藍委蔣萬安呼籲不要有政治力介入。

藍營質疑政治力介入機場捷運,放水搶通車。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我希望新政府不要有政治考量,不要有政治力介入,因為這是非常專業的問題,民眾關心的還是安全顧慮,這樣子讓人很擔心。」

機場捷運命運多舛,更遭質疑政治考量、標準放水,機場捷運安全疑慮,有待調查小組提出更多有力證明。(整理:實習編輯陳宣諭)
胡說八道張飛岳飛比戰力就算了, 看你連隆美爾聖女貞德都拉下來比....

台中BRT 比較像(想要)是主動脈式幹線, (幾乎所有的捷運規劃都是這樣起頭, 台北是北京是高雄也是都是先來個十字)
當時是窮, 加上中港路有爬山...所以改BRT, 然後很多因素..改成現在 (坦白講我是鐵桿綠, 但也覺得很多說法是政治語言找碴)

而八橫八綜, 路網....講真的是台北市得天獨厚條件(棋盤道路, 加上公車夠多)...台中都是圓的, 我看你怎麼設計 (0東0西?)
林佳龍廢BRT就跟房子門鈴壞了 就把房子拆了一樣
我估計 門鈴是藉口 因為房子建好了 政績屬於別人 拆了剛好
要不然大建設都弄好了 再改進號誌同步 站外收費 很難嗎
怎麼都沒有人提嘉義的BRT
聽聽大家的論述?
effo wrote:
胡說八道張飛岳飛比...(恕刪)


抱歉小弟學疏非專業聽不懂 我說大方向公車捷運化系統,你說路線系統



安卓拉貝貝 wrote:
我並非反對BRT而...(恕刪)


可是自從廢BRT之後
有對於這個路線做任何建樹嗎?
每每看到那些廢置的站台設備、閘門、站體
摸到上面厚厚的灰塵、看著液晶螢幕上斑駁的汙垢
這些
都是稅金!!!!!
當初龍哥不是說這些設備會妥善運用嗎?
用來...集塵嗎?
如果誤會樓主很抱歉,但是既然樓主題出柯P「類捷運」和台中「BRT」的比較,但對A不了解內容,就拿來比較B,是不是也是怪怪的呢?而且您多引用的內容不得不讓人誤解。就我了解的內湖幹線而言,純粹改名而已(而且只有一半左右是走內湖區,橫跨內湖、中山、中正),版友也提出其他路現有多是改名而已。班次多不見得是好事,如果有您說的大數據研究,適當發車,而不是標榜幾分鐘一班,這才是環保且確保交通順暢的方法呀。
HelloTaiwanTaiwan wrote:
聽不懂

我也沒批柯P,也沒說柯P好

他的類捷運大系統 完成了沒 我也不知道

我只引用柯P的話公車類捷運,我相信這也是北市府交通團隊的規劃

我把台北公車系統發展方向拿來看台中,也沒評論過台北怎樣,怎麼會以為我認為柯P說啥就是啥

不管怎麼樣,這個類捷運概念被提出就跟當初BRT大方向同樣的概念

把有概念相同的東西 拿出來探討 不合理嗎?.(恕刪)
ysjysj wrote:
如果誤會樓主很抱歉...(恕刪)


我也抱歉文筆不好造成很多人誤會

其實就是拿台北朝公車捷運化的系統,來看看當初台中公車捷運化的事件

要引用的僅只有柯P"類捷運"的概念

至於台北系統會怎麼發展 那就不是我提出本文的初衷了
BRT爛爆了 試營運的時候就發現這東西要等紅綠燈而且那車站不遮風不擋雨 聽說一個站造價800萬?

三線城市廈門的BRT都比台中好 官商勾結拿這種爛貨跟我說是BRT

行控中心造價幾千萬不能跟司機聯絡 遇到狀況還不能及時通知司機

問為什麼做這麼智障的設計 胡自強還反嗆開車能講電話嗎

我快笑死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