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5

*完整版* 存中街算台中最幽美或最有味道的街?

22f wrote: 目前實施無薪假的家數與實際實施人數,都已經大幅下降了...(恕刪)


中午與幾個日本朋友一起用餐, 聊到近來熱門的鴻夏戀, 一致的體認是, 不光是台灣出口連續衰退, 美國ISM指數難看, 日本製造業其實也正面臨二戰結束以來的存亡關頭, 然而已安逸數十年的這些會長社長們並未察覺, 或接受此現實, 仍天真的期待持續扮演過去的業界領導角色, 也因此, 造成國外的策略夥伴極大困擾, 許多合作案也在最後一刻破局或事後拿不出預期綜效, 吃憋的不只是台商, 還有美國, 韓國, 歐洲人們.

簡單說, 日本不光是國內市場封閉, 企業文化也極難融入其他色彩, 歷來成功的與外人合作或合併案, 均由日商主導, 無一例外. 但在此時刻, 這樣的堅持還能守多久?優勢還能撐多久?時間並不站在日本這方, 銜命居間折衝的財顧們個個都憂心不已!台日航線雖熱門, 有開心到的卻不多!

今年以來, 從美東, 到東亞, 金融圈砍了許多人, 原本往來頻繁, 佔據熱門台港航線商務艙不少位置的投資銀行家消失不少, 已經到了落海的比留在船上的還多了, 且多屬擁有多年經驗的中高階優秀人才, 生活也因個人財務槓桿出了問題, 而多數職缺, 一旦沒了, 就回不來了!過去自信的台籍/港籍精英悄然落寞許多.

目前身上還有著光環的, 就屬台星航線的私人銀行家, 拜政策所賜, 從去年以來, 來自台灣客戶的委託案可是應接不暇, 樂得這些人三天兩頭往台北飛, 當日來回的也所在多有, 空姐們也直呼以前非展覽期間, 少見這麼多西裝客, 然而, 每架回程班機也象徵著數千萬美元計又流出島內了.

金融海嘯以降, 主要大城, 紐約, 倫敦, 巴黎, 羅馬, 巴塞隆納等, 就靠著來自新興市場的諸多觀光客們維繫熱力, 到了現在, 除了陸客, 其餘的都少了, 在這期間, 我們無緣見到滿街森巴女郎與俄羅斯娃娃, 印度人也不來台辦婚禮或度蜜月, 始終只有對岸相挺, 基於好奇, 歷史, 與民族意識.

如果明天台灣的經濟得靠中低技術層次的服務業, 如同香港的飯店, 餐飲, 零售業與澳門的博弈, 情色業支撐, 內需靠領著22K的年輕人與陸客撐場, 主要經濟活動僅剩地產, 哦不, 我們還有一鄉一特色的社區營造工程與觀光農業可玩可看, 這樣的景象, 其實也還不差?

開家民宿與土產店先


If each of us hires people who are smaller than we are, we shall become a company of dwarfs. But if each of us hires people who are bigger than we are, we shall become a company of giants.
by David Ogilvy

Zeus Ares wrote:
西國大精闢分析,可圈...(恕刪)



可以想見的是未來政府公部門素質只會更被動消極.....

還是自己打拼最實在...........





蘇起:台灣民主的反思

【聯合報╱蘇起】 2012.09.06 03:09 am


台灣經過政黨輪替再輪替,及五次總統大選,但國人始終認為「治理不善」。問題在哪?

筆者以為,責任不集中在哪個人(如總統)、哪個機關、或哪個政黨。問題在台灣引以為傲的民主化實際上只完成了一半,也就是「自由化」;還沒有完成另一半,「制度化」。因為沒有「制度化」,所以台灣的頭腦被「自由化」衝得發燒的同時,軀殼仍然陷在半民主半戒嚴、半法治半人治的制度中舉步維艱。

首先,立法院的現行制度根本不利於它的主業(立法),反而有利於副業(政黨鬥爭)。它的立法資源(人事、經費、場所)極度貧乏。主要用來收集民意與生產法案的專業常設委員會,又被一個俗稱「朝野協商」的太上委員會架空。另外,由來已久的肢體抗爭也嚴重妨礙立法程序的進行。

結果,相對於南韓國會平均一年生產五九○個法案,陳前總統八年任內平均一年只通過一九○個。馬總統任內稍好,也只有二一○個。我國這些法案多數還只是個別立委單條或少數條文的提案,而不是行政部門完整版本的提案。立法怠惰意味許多不合時宜、封閉保守的法條繼續綑綁住政府與人民。

我國公務機關人才濟濟,但它仍然重管理、輕創新。我國公務人員的工作環境還不斷惡化。除了立、監、檢、警、調隨時可能找麻煩外,虎視眈眈的媒體與在野黨也讓公務人員心生畏懼。

這種恐懼心理讓行政部門越來越傾向嚴格要求「只有法規許可才可以做」,而不是「只要法規沒有禁止就可以做」。此時如果相關法規恰好又是前述不合時宜且遲遲未能修改的陳年舊規,民間被綁得更死。

能夠推動事務官前進,並在灰色地帶營造興利空間的是政務官。但政務官在我國制度中人數極少。他們能夠動員及激勵部屬的手段也極其有限,對積極有貢獻的同仁,少有獎勵的方法;對消極敷衍的同仁,少有處罰的手段。

政務官來源的問題更大。台灣的社會菁英面對現在加諸政務官身上有形無形的限制,絕大多數望而卻步。換句話說,我國的民主化沒有讓民間人才大量注入政府,反而讓政務官更難做事。

今天「官不聊生」的原因之一是大眾媒體。自由化的浪潮讓我國媒體由「第四權」演變成「第一權」。但這個「第一權」有沒有盡到它要求別人的社會責任,及滿足民眾「知的權利」,卻值得檢討。

台灣兩黨分裂至此地步更加不可原諒。這個分裂已讓台灣的政治徹底拖垮經濟,讓台灣不能有效因應中國大陸及亞太變局,也讓很多人對未來失去信心。

總統推動「制度化」的權力仍然相對較大。可惜在民主化後,我們看到最被期待替台灣進行內部民主轉型的總統,全力衝擊他最不擅長的兩岸及外交領域;另一位最被期待替台灣建立外部宏觀的穩定環境的總統,卻長期深陷國內微觀事務的泥淖中。

如果未來幾年我國制度仍然封閉如昔,僵硬如昔,任何當總統的人再戮力從公,也不過是「籠裡的松鼠」,跑了半天,仍在原地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7344712.shtml#ixzz25e4rIu1N
Power By udn.com

eros大貼了今天聯合報蘇起專欄文章

好巧,剛才在公司早會時我同樣請同事看一下,台灣空有自由沒有制度的結果

嘆息之餘,我們小老百姓只能儘量做好財務規劃,避免未來受傷



22f wrote:
eros大貼了今天聯...(恕刪)


總統權責不分
才是主因
現在都是行政院長出來當砲灰
但下面的官都是總統提名的人馬
若馬總統想要洗刷無能的標籤
就看要改成總統制或內閣制
後代子孫會感謝他的

(樓主可以幫我們反應一下嗎? 等等打個電話和他說一下)
再爆個小掛
現任經濟部長,他家是在二中後面開宮廟(明德堂??_
或者是說算命的?
以前過年都要拿著八字到他家找他爸看流年
每年我的運勢都是"平平"

現在他爸媽都過世了
現在由他妹來替人算
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台灣這20年來,至少讓我覺得有被羞辱的字眼是"制度""形式"。
大學研究所求學過程中,我老是被那些眾人擁戴的大教授一句話"太制度化了""形式主義"給吐嘈。
或許在小弟所學的領域,我是老派的人了。但正好相反的是,我是急著要跳出來的人,才驚覺到重點是在形式與制度的體弱。(骨質疏鬆)
另外,再提一點台灣痒弱的病症,也呼應日昨林百里桑的談話,台灣"人文美學"的貧窮。林桑可能是看到蘋果I device的成功後,火燒到他腳下(工業產品),才語重心長。

以上,是小弟在生活\工作有感而發,很想發個落落長的牢騷,但小弟筆拙怕各位大姐大哥傷眼,就點到為止。

,,上回提到過中港路,,台灣大道的肉蛋土司。小弟再回到存中街附近,美村路\五權西路的尼克咖啡,總見人客滿滿。可能是台中除了大型連鎖咖啡之外,最有人氣的"咖啡店"(非珍奶\翡翠檸檬系列)。
昨天小弟有幸在東海建築系蘇老師的帶領下
去看了天空樹的接待中心

接待中心的多媒體展示系統才剛完工
伊東豐雄大師下午一點看完
覺得很滿意 牆上留下的簽名彷彿還有溫度
我們有幸成為第一組觀賞的客人
真的是很高興!

這個接待中心不愧是億元豪宅接待中心
更有著日本白派建築師的優雅和細膩
整個風格根本就像美術館一樣讓人心醉
一進門口
我就掏出相機不停猛拍照

但 令人吃驚的還在後面
被要求把相機放下之後
被接待人員帶到 show room 入口
一開始還在狐疑 這不是一面牆嗎?
當機關啟動...只能說實在是妙不可言
光是 show room 入口的創意和美感
就叫小弟這種土包子震驚

到了播放室 要開始看 VCR
開始播放之後 又是一場視覺和心靈的震撼秀
天空樹 1/60 的模型
造型實在太特別了 所有七期豪宅通通只有靠邊站的份
整棟建築越往上 就像樹冠一樣不規則放射狀開展
外觀上線條的俐落和清雅
實在是大師傑作

這棟建築物毫無疑問會變成台灣豪宅指標
不光是辨識度超高的外觀
內部設計也有很多很厲害的地方

豪氣的土地使用方式 持分土地量超大
從某種程度來說 甚至比買透天還爽

超強的團隊也是另一個賣點
如果長安建設 + 冠均營造可以讓小弟乖乖買單
那 伊東大師 + 竹中工務店 + 富邦這種超凱業主
根本就是無敵夢幻組合了

這些條件 內行人都知道
要在任何一個建案上 重新集結上述的條件
不要說超越 僅僅是跟她一樣都有極高的難度
所以據說一到 11 樓都已賣光
有特殊設計的特殊戶也只剩最高樓層的還沒賣掉
對面的長安桂冠住戶聽說是開團一起再買一次 Orz

小弟粗鄙 但從來沒看過房子可以這樣蓋 這樣賣
強烈建議諸位大大或建築愛好者去實際參觀

一個字:屌!
Chinkuan9f wrote:
金融海嘯以降, 主要大城, 紐約, 倫敦, 巴黎, 羅馬, 巴塞隆納等, 就靠著來自新興市場的諸多觀光客們維繫熱力, 到了現在, 除了陸客, 其餘的都少了, 在這期間, 我們無緣見到滿街森巴女郎與俄羅斯娃娃, 印度人也不來台辦婚禮或度蜜月, 始終只有對岸相挺, 基於好奇, 歷史, 與民族意識.
如果明天台灣的經濟得靠中低技術層次的服務業, 如同香港的飯店, 餐飲, 零售業與澳門的博弈, 情色業支撐, 內需靠領著22K的年輕人與陸客撐場, 主要經濟活動僅剩地產, 哦不, 我們還有一鄉一特色的社區營造工程與觀光農業可玩可看, 這樣的景象, 其實也還不差?
開家民宿與土產店先



世界給我們的,世界也能取走…

台灣眼前景象讓人擔心,兩個政黨也都讓人不放心
但台灣一向自有其意想不到的活力,真靠觀光也許能過下去
小弟本事差,不會燒飯做菜,年紀大也端不了盤子

只能當盤子了



台中的大叔 wrote:
(樓主可以幫我們反應一下嗎? 等等打個電話和他說一下)



大叔太看得起小弟了…

我說過,沒有一間房子會糟到無法改善,政府當然也是
不過當政者的視野與角度
跟他率領的文官與制度未必能像指之使臂那樣容易
看關中想改公務員有多困難就知道了
我和eros兄的感慨應該差不多




jimcarax wrote:
小弟再回到存中街附近,美村路\五權西路的尼克咖啡,總見人客滿滿。可能是台中除了大型連鎖咖啡之外,最有人氣的"咖啡店"(非珍奶\翡翠檸檬系列)。



jim大,你的大作,我們恐怕不會傷眼,只會看紅了眼

我老覺得,或許奶茶做得太好
導致台中咖啡一般,瑪棻咖啡就不怎樣,講也沒用
其他幾間都是靠裝潢




西國無雙 wrote:
那 伊東大師 + 竹中工務店 + 富邦這種超凱業主
根本就是無敵夢幻組合了


草悟道勤美集團那塊地不知要找哪個團隊操刀?

勤美對品味及定位抓得相當到位,或許有誠品設計團隊支持

這個地方我幾乎每天去散步,有切身關係

Chinkuan9f wrote:
如果明天台灣的經濟得靠中低技術層次的服務業, 如同香港的飯店, 餐飲, 零售業與澳門的博弈, 情色業支撐, 內需靠領著22K的年輕人與陸客撐場, 主要經濟活動僅剩地產, 哦不, 我們還有一鄉一特色的社區營造工程與觀光農業可玩可看, 這樣的景象, 其實也還不差? (恕刪)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有兩件大事,延續至今,算是不錯的"投資"。(不說政治與媒體,也不說房地產啦,小弟的投資和大大們不大一樣。)
一個是誠品書店。另一個是社區營造。

也是台灣在這個年代還可以有點值得說嘴的。若把這誠品與社造拿開,不知台灣內在的虛無會到什麼程度,也許會有另一種典範掘起取代(如7-11或香港,新加坡,韓國路線),也說不定。以結果論,各位大大的內需(百貨\俗文化),其實很多來自誠品與社造的延伸與帶動,甚至接續後來的文創。

誠品與社造,面板與DRAM。我繼續投資前者。
  • 7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