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交通部、北市與中市三方聯手 臺中捷運馬上動起來

我倒有不同見解
逢甲雖然熱鬧
但其熱鬧是來自於其的夜市性質

若說要喝茶
恩......可能有一點點挑的
不會想要到逢甲
公益路是比較適合吃飯的地方
這我很贊同
但如果說要喝茶聊天優閒生活
目前首選還是綠園道區
畢竟那邊的氛圍營造已經很久也成形了~

其實豐樂公園那邊我蠻看好的
但以目前來說
還是離人口稠密區域遠了一點
文心森林公園看看能不能發展起來!
如果今年台中縣市合併,
那麼我認為開工日期一定會往後延....

當然, 2015 年 10 月一定完成不了的.
被寄予 xx 年 xx 月通車的木柵線跟內湖線,
都是因為這樣蓋成高架,
結果還是都沒完成.

理想跟線時總是有差距.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simon143 wrote:
因為臺北捷運系統可靠...(恕刪)


台北捷運公司規劃興建的內湖線搞成這種樣子...聽說台中的捷運也是交給北市捷運公司規劃

將來可能又是一比爛攤子...這對台中市的房價算是利多嗎 ?

請胡市長好好考慮是否應該把中捷變成"柵湖"線第二
Generation Kill
podman wrote:
我覺得綠線的規劃很像...(恕刪)

藍橘兩線就有規劃從台中車站一路直達東海跟清泉崗了
沒辦法,誰叫台中市分到的錢永遠是最少的
只能先挑比較容易的做

貫穿市區的藍線跟橘線都還沒進入細部設計
還要等舊市區的都市更新明朗化後才有可能
光是干城跟二體兩小塊僑了好幾年都還僑不定
誘因太小、風險太大,受限於國內社會風氣跟制度影響
投入的心力不如人家怎麼可能做好
沒有幾家廠商有信心及能力能夠搞定
台鐵高架化伴隨的都市用地更新也只有豐原跟烏日完成發佈公告
台中市還在橋,等到僑定之後才有可能談到藍橘兩線
線在連哪一段要高架哪一段要地下都還不知道

而且台中市都市計畫現在正在進行都市核心轉移
幾個核心點通通都在綠線沿線
而且這些地方通通都是距離台鐵山線最遠的地區
這些地區的發展架大致都已定不會再有大變動
所以才能夠較快完成軌道系統的規劃
以大架構來講應該先顧到整體再去顧細部

為什麼台灣的都市不如國外?
因為國外的城市除了做到"規畫"還會做到"設計"
計畫的細緻度還有投入的成本在台灣也是難以想像的
美國做都市計畫除了會設計整體景觀
連道路兩側的建築立面都會設計到
等到整體景觀設計完成後再去作用地規劃
從上到下完全一套準則照圖施工
圖上畫什麼蓋出來就是什麼

日本的都市更新政府、廠商跟民眾一年要開一百多次會議
其中很多都還是那種從早開到晚的會
為的就是要定出一套準則出來
執行計畫一次都長達數十年
其中又細分成數個細部計畫
投入的創意跟小細節更是不計其數

所以說台灣要怎麼去跟人家比?
台灣只要利益回饋搞定
後面就都隨便了
高雄市人口比我們多至少70萬, 高捷每月開門賠2億, 台中市一開至少要賠3億, 真怕政府不敢.

千萬別跟我說, 縣市合併, 台中線的人會突然來台中市作捷運, 那就真是見鬼了.
egogeorge wrote:
高雄市人口比我們多至...(恕刪)

台中捷運用得是中運量
高雄捷運用得是高運量

系統上就已經不一樣了
維護成本也不一樣
賠得比高捷多是怎麼估出來的?

若是台中捷運用的是傳統鋼輪而不是膠輪系統
營運成本其實是比高運量低很多的

況且台中捷運又不是只蓋在台中市內
現在的藍橘綠線還只是一期工程而已
有件事,我一直覺得是見鬼了,這麼明顯的事怎麼沒人知道
台中市政府投下2點多億,依捷運線來跑免費公車
如果這些免費公車都坐不滿的話,為啥不就一直補貼2億就好了
台中就有仿捷運的公車網,不用以後揹每個月多少的維護費,利息費
重點是,不用施工就有了…

而且,我敢打賭,這些免費公車,位子還坐不滿…

之前國道客運開始跑市內線時(條條通他們家的中港總站),一開始滿座,後來好像也不怎麼樣…
有一點差異
就是公車會塞車, 公車要停紅綠燈, 公車坐起來很不舒服
不過我還是蠻同意
如果公車都坐不滿
捷運我覺得應該也會死掉吧

dylai1975 wrote:
有件事,我一直覺得是...(恕刪)
my216005 wrote:
個人覺得高架化也不會...(恕刪)

那每天不知幾班的捷運從你家家經過的噪音不知你覺得如何
my216005 wrote:
台中捷運用得是中運量...(恕刪)

那是不是我們的政策有錯誤 如果高雄一開始就用中運量是不是就不會虧損累累,那換言之台中真的有必要有捷運嗎? 台中是須要大眾交通工具但真的要捷運系統嗎?國外不是有地面式的電車嗎? 其實大家的意見都很好只是我們在這用心的為我們的城市討論,那些只為選票的政客根本不會甩我們不是嗎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