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man wrote:
我覺得綠線的規劃很像...(恕刪)
藍橘兩線就有規劃從台中車站一路直達東海跟清泉崗了
沒辦法,誰叫台中市分到的錢永遠是最少的
只能先挑比較容易的做
貫穿市區的藍線跟橘線都還沒進入細部設計
還要等舊市區的都市更新明朗化後才有可能
光是干城跟二體兩小塊僑了好幾年都還僑不定
誘因太小、風險太大,受限於國內社會風氣跟制度影響
投入的心力不如人家怎麼可能做好
沒有幾家廠商有信心及能力能夠搞定
台鐵高架化伴隨的都市用地更新也只有豐原跟烏日完成發佈公告
台中市還在橋,等到僑定之後才有可能談到藍橘兩線
線在連哪一段要高架哪一段要地下都還不知道
而且台中市都市計畫現在正在進行都市核心轉移
幾個核心點通通都在綠線沿線
而且這些地方通通都是距離台鐵山線最遠的地區
這些地區的發展架大致都已定不會再有大變動
所以才能夠較快完成軌道系統的規劃
以大架構來講應該先顧到整體再去顧細部
為什麼台灣的都市不如國外?
因為國外的城市除了做到"規畫"還會做到"設計"
計畫的細緻度還有投入的成本在台灣也是難以想像的
美國做都市計畫除了會設計整體景觀
連道路兩側的建築立面都會設計到
等到整體景觀設計完成後再去作用地規劃
從上到下完全一套準則照圖施工
圖上畫什麼蓋出來就是什麼
日本的都市更新政府、廠商跟民眾一年要開一百多次會議
其中很多都還是那種從早開到晚的會
為的就是要定出一套準則出來
執行計畫一次都長達數十年
其中又細分成數個細部計畫
投入的創意跟小細節更是不計其數
所以說台灣要怎麼去跟人家比?
台灣只要利益回饋搞定
後面就都隨便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