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台中[快捷巴士BRT藍線]由西向東走一趟

肇事的數據我有深刻的感受
那是我的朋友下半生幸福換來的犧牲
基本上關鍵字就兩個重點:溯及既往、列冊管理
星幻 wrote:
你說的很好笑,如果...(恕刪)


當初可是全官股後來被抗議變成聯營,詳細情況我不清楚,有沒有圖利拜託快去查胡志強

快巴的車可以跑海線不能跑台灣大道???六條黃金路線BRT對業者原先獲利侵蝕不大??

本來可以左口袋補助右口袋,結果搞成這樣,先射箭後劃靶搞死快巴公司
mz3sp23 wrote:
再重申一次,台中BRT需要改進讓他更完善,擔負起MRT完工前的疏運責任,
而不是降格成公車專用道,現在的做法,是政治化操弄,不負責任的!
中央真的有心要給台中建設MRT藍線,
不會跟前朝一樣以台中已有BRT為藉口不給。


這位大大在BRT方面顯然是專業的,所提供的論點與資訊也是有相當高的水準。

然而,有幾點不是那麼同意,還祈望補充。

(1) 林佳龍的操作手法粗暴,招來批評,但是他能不負責任嗎?責任政治,做不好,就是下台,他敢這麼做,不就是因為有足夠的民意支持,而且是占多數,而其結果,還是要向選民負責。

(2) BRT改成現行的公車專用道,您用了『降格』一詞,似乎已經先下定論了,但是,實際上呢?改成現行的公車專用道做法,為什麼就無法擔負起MRT完工前的疏運責任了?相較於BRT,公車專用道讓道路的使用率大大提高,一般人的感覺是這是更有利於疏運交通,所以有進一步的數據能提出來支持,BRT可以帶來多少好處呢?

以上,謝謝。
星幻 wrote:
真相是雙節巴士退出

真相不只有一個,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真相。
說一個不相干,月台閘門隔一兩年拆掉,為何不提前拆,尚未驗收卡在合約上。
車上能不能裝機,不能,不就是合約卡住。
台中快捷公司兩批車,一批十八台,一批十四台。哪一批去海線,十八台的。可不可以裝刷卡機,可以,2015年的海線自強號公車。哪一批不去海線,十四台的。可不可以裝刷卡機,不可以。所以放在豐樂公園那邊的停車場當成google地圖的衛星景點放置到合約沒卡了才活化利用。
合約上怎麼寫,一般民眾不懂得檢證。
2015年7月8日優化公車專用道上路,9月底換成海線自強號公車。先生,這兩個月怎麼在您的敘述裡像是兩年一樣?
雙節巴士是市府的資產,台中快捷公司不是市府資產,當然市府怎麼處理看似一切合法,就不違反合約不違法其他樣樣都能依法行政。
acer wrote:
(1) 林佳龍的操作手法粗暴,招來批評,但是他能不負責任嗎?責任政治,做不好,就是下台,他敢這麼做,不就是因為有足夠的民意支持,而且是占多數,而其結果,還是要向選民負責。
(2) BRT改成現行的公車專用道,您用了『降格』一詞,似乎已經先下定論了,但是,實際上呢?改成現行的公車專用道做法,為什麼就無法擔負起MRT完工前的疏運責任了?相較於BRT,公車專用道讓道路的使用率大大提高,一般人的感覺是這是更有利於疏運交通,所以有進一步的數據能提出來支持,BRT可以帶來多少好處呢?
以上,謝謝。


我也來說說
(1) 一直看不慣的就是用騙的
就效率,成本BRT就是很明顯優於憂化公車
但林有官方資源,一再偏袒憂化公車
轉乘明明就是大眾運輸最重要的
官方居然說一車直達是好事,真是暈了


(2)
BRT和公車的差別
就像
捷運和火車的差別
你覺得台鐵的火車是捷運 ?

一直有車在專用路上跑提高道路使用率是好事!!!!!!!!!!!
多一倍的公車
人數卻只多了一點點
總行駛時間多了20幾分
您覺得是好事?

之前BRT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快速簡單
現在憂化讓人受不了的就是慢慢慢慢慢!!!!!


台中BRT因為政治關係在還沒完善之前就上路,是事實
台中BRT因為政治關係明明就是比公車好被黑,也是事實
cyt7241208 wrote:
我也來說說
(1) 一直看不慣的就是用騙的
就效率,成本BRT就是很明顯優於憂化公車
但林有官方資源,一再偏袒憂化公車
轉乘明明就是大眾運輸最重要的
官方居然說一車直達是好事,真是暈了


(2)
BRT和公車的差別
就像
捷運和火車的差別
你覺得台鐵的火車是捷運 ?

台中BRT因為政治關係在還沒完善之前就上路,是事實
台中BRT因為政治關係明明就是比公車好被黑,也是事實


第(1)點比較簡單,選舉很快就到了,自然會得到處理,脫離不了責任。

但是,第(2)點的解釋,很難想像,抱歉這麼說,但是,台鐵和捷運要怎麼比較?

台鐵是一家公司,至少有三個以上的系統&運行模式,最起碼也分為短程-區間車、長程運輸、貨運運輸。

捷運很單純,就算很多系統,但是各自都是獨立的,而且所有系統都是只有一個功能,就是短程載旅客。

在台鐵的部分,要是只舉區間車,那麼做的是很不錯呀,很常使用,也很方便,不輸給捷運,當然還不完美,但是要是考慮到台鐵還要負擔長途、貨運,是還可以理解。

不過,再好的區間車系統,捷運還是必要的,這是因為台鐵的限制,以及都市規劃的需求,這讓捷運的工程確實是必要的,這包括:
* 台鐵是窄軌,是日據時代的設計,要全面改建,不如重新建設捷運
* 地下化、高架化的需要
* 單一運輸系統的需要,只載運旅客、短程、不待避...等等
* 都會區開發的平衡的考量

因此,新建捷運是有必要的,有太多是絕對必要,也是台鐵無法透過改良辦到的。

但是,BRT與Bus-only lane有這麼大的差別?

Bus-only lane也就是公車專用道,就只有運行公車,沒有運行貨運,也沒有遇到長途客運還要待避的狀況,差別有限。

BRT也仍然是在同樣的馬路上,車軌的距離與現行公車一模一樣,而且在台中市,公車翻新的速度,還更快,更進步。

請原諒喔,你這樣回,其內容與說法是模麼糊糊的,只會感覺到胡謅一團,還是不知道BRT到底有多必要存在。

看到這一串討論,很多人在在批評台中的公車系統,但是就身為台北人來看,台中的公車系統,要比台北更進步,根本就不是『次等貨』,要說是"降格",那台北市的公車系統怎麼辦,所以,批評台中市公車系統,以及BRT很難獲得廣大的支持,真的要怪的話,很可能要怪大台北了,因為台中市的公車系統,真的做得很好。

所以,還祈望能夠知道,BRT要是比公車專用道好,那麼到底是哪裡好,以及可以帶來多大的效益。
HelloTaiwanTaiwan wrote:
當初可是全官股後來被抗議變成聯營,詳細情況我不清楚,有沒有圖利拜託快去查胡志強

快巴的車可以跑海線不能跑台灣大道???六條黃金路線BRT對業者原先獲利侵蝕不大??

本來可以左口袋補助右口袋,結果搞成這樣,先射箭後劃靶搞死快巴公司


一開始的獨自營運到後續的聯營,這當然會有各方利益問題
我強調的是,聯營後就是大家都談好
客運業者不會吃飽沒事幹,把己經談好的合作再主動廢除
所以這當中就是不會存在你所謂的『業者的利益』
搞死快捷巴士的就單純是清算前朝政策而已,請不要把客運業者拖下水

HelloTaiwanTaiwan wrote:
真相不只有一個,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真相。
說一個不相干,月台閘門隔一兩年拆掉,為何不提前拆,尚未驗收卡在合約上。
車上能不能裝機,不能,不就是合約卡住。
台中快捷公司兩批車,一批三十二台,一批十八台。哪一批去海線,三十二台的。可不可以裝刷卡機,可以,2015年的海線自強號公車。哪一批不去海線,十八台的。可不可以裝刷卡機,不可以。所以放在豐樂公園那邊的停車場當成google地圖的衛星景點放置到合約沒卡了才活化利用。
合約上怎麼寫,一般民眾不懂得檢證。
2015年7月8日優化公車專用道上路,9月底換成海線自強號公車。先生,這兩個月怎麼在您的敘述裡像是兩年一樣?
雙節巴士是市府的資產,台中快捷公司不是市府資產,當然市府怎麼處理看似一切合法,就不違反合約不違法其他樣樣都能依法行政。


另外,閘門沒有拆是因為沒驗收,但這不代表不能加裝東西,所以在雙節巴士上加入公車驗票機,這肯定沒問題
有問題的是『錢從哪裡來』、『該找哪家驗票機廠商』
這並不是一時間能完成
問題來了,你管他幾個月或幾年,重點是林佳龍能容許優化公車產生有段時間載運量降到剩半的情況?
尤其快捷巴士公司當時也正被清算中,當時根本不知道驗票機哪時生得出來
這種情況下自然就是讓快巴公司退出所謂優化公車後補入低底盤公車

那麼…重點來了,就算只有2~3個月快捷巴士公司就順利在車內補入驗票機了,但即成事實是『專用道由過去僅限於雙節巴士行駛,變更為301-309低地盤公車也行駛』,若這時要讓快捷巴士公司所屬的雙節巴士重回專用道,那請問市府是用什麼臉皮再次要求客運業者要把低地盤公車撤出?所以才會淪為去當你所謂的海線自強號不是嗎?但海線終究沒那麼多運量,所以只有一半車輛有辦法派,這也是當然的啊?若找得出台中其他地區能行駛雙節巴士的話,那肯定不會只是派一半而已了,雙節巴士基於車身設計,使用上就是如此受限啊

至於現在市府租出去的雙節巴士之所以能重回台灣大道,也只是因為客運業者這幾年來因為經營困難,於是都主動將301-308紛紛減班,所以才補得回去…
我討厭這種錢從哪裡來該找哪家驗票機廠商的技術性問題
當然這是個人心證
要是處在2015年7月的時空背景裡,那就是455班班班到靜宜、十公里免費不必轉乘換車
沒有提到任何技術性問題,完全沒有
更何況,月台上顯而易見的是七月優化公車專用道上路,月台上就忽然多出了一個攝影機
攝影機?
有沒有發現原本2014年建設的月台根本沒有攝影機監控公車進出
這半年的時間,市府有心生得出攝影機規格需求,攝影機廠商清單,攝影機採購企劃,攝影機預算撥款,攝影機施工安裝
卻沒有心為十八台雙節巴士安裝刷卡機
我的疑問是,居心何在呢
或許本人記性不佳,有可能攝影機是八月或者八月以後安裝
最底線是,監察院的報告書裡面記載那些是追加工程
再來有無刷卡機,好像根本不重要,而是個人心證,自由心證,所謂的市府名聲、市府誠信、市府信譽這種抽象概念的東西比起其他更加重要

市府宣稱的正確理由,分別是雙節巴士妥善率奇爛無比,司機素質低落無比,快巴公司帳目充滿爭議(救星準備上路查帳)。通通不准上路,先修好車子整頓好司機查好帳,明年滾蛋。當然,這一段是政治性發言,看看就好。
如果你說的是真,那麼不也就另外證實把快巴搞死得就是現在的團隊。
做實了先射箭後劃靶,優化公車倉促上路,沒有完整規劃把快巴搞爛。

有臉皮搞爛,沒臉皮搞好,顧假龍的臉皮比台中市大眾運輸進步更重要

星幻 wrote:
快捷巴士公司所屬的雙節巴士重回專用道,那請問市府是用什麼臉皮再次要求客運業者要把低地盤公車撤出?
acer wrote:
台鐵是一家公司,至少有三個以上的系統&運行模式,最起碼也分為短程-區間車、長程運輸、貨運運輸。

原本的BRT就是一個系統,一種營運模式
憂化後呢??
變成和台鐵一樣短程,長程各種公車都來了

以台北捷運舉例
把自強號, 太魯閣號都丟進去跑會是怎樣??
(當然軌道系統沒那麼簡單)
您覺得台北捷運的效率是更高?還是更低?

另外台北捷運的路線是單一單純的
BRT也是
憂化公車呢?
有各線公車彙集
看似提升了"道路" 使用效率
實際上是降低了可靠性



另外捷運是在每個門裝多個刷卡器?
還是車站刷卡呢?
以前BRT時在站體刷卡
車到了就是上下車而已
憂化公車後
離峰時沒差啦人很少
BRT憂化都一樣快
尖峰時
BRT上下車速度遠大於憂化公車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