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換的系統時, 龐巴迪的新系統網路一直出包, (台北雨季) 木柵線常當機, 問題狀況比老胡的急救章BRT 還糟糕...
市長有因此廢掉木柵線嗎 ?? 沒有 ! 有因此改回馬特拉嗎 ?? 沒有...
台北市捷運局努力的靠自己解決問題, 機電系統自己慢慢改, 慢慢地讓系統穩定....
林佳龍市長可以選擇把胡市長的爛攤子搞好 , 也可以把胡市長的爛攤子擺爛的更爛...
就只是林市長的選擇而已, 市民概括承受... 一直吵MRT的人, 是被林市長洗腦成有 BRT就沒有MRT, 各位就不要取笑他們了..
BRT剛開始很爛, 就沒有機會變好嗎 ?? 是的, 但這是政治問題,不是技術問題
又有說台中的路坡度大, 不適合BRT (或說公車) 行駛, 應該是要建議大家多開車多騎摩托車, 這也是另一種想法, 予與尊重...
回到最現實問題,還是沒人可以回答另外五線BRT要怎麼落實,因為連老胡也不知道。
還有人說混合車道也可以。切...那不就是公車嗎,還叫BRT,還花那麼多錢搞車站,搞行控中心,一個站體500萬都可以蓋棟房子,
混和車道可以燈號管制然後優先通行嗎? 小站體可以先刷卡入站嗎,沒幾個人就滿了吧
所以到頭來,只有中港路這線才能真的叫BRT,但為了中港路一條就花好幾十億,能改善台中交通嗎,能改變居民的習慣嗎
當然不行,因為只有一線,不是BRT路網。
所以老胡的BRT根本是假議題,而+龍是沒議題。
dktw wrote:
BRT,還花那麼多錢搞車站,搞行控中心,一個站體500萬都可以蓋棟房子,
混和車道可以燈號管制然後優先通行嗎? 小站體可以先刷卡入站嗎,沒幾個人就滿了吧
所以到頭來,只有中港路這線才能真的叫BRT,但為了中港路一條就花好幾十億...(恕刪)
花那麼多錢?我覺得花錢多和少,那是相對比較出來的
藍線BRT花500萬建一個站算多嗎?
手邊沒有高捷輕軌車站的資料可以比較
規劃中的藍線MRT一個地下車站要131500萬,一個高架車站要45700萬。
(數據來自台中市府送行政院的藍線可行性評估報告書)
一條BRT花二十幾億,算三十億好了,算多嗎?
當初評估是建六條BRT,預估是會花200億左右。
而捷運藍線MRT預估的經費將近1000億。
當然,BRT跟MRT本來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工程,
除了中港路之外的BRT要怎麼建,也僅止於評估階段。
但是以"提供相同運量"的單位成本來說,
BRT還算是相對便宜的。
其實國外的BRT也有用一般的單體公車來運作的,
並沒有規定一定要用雙節公車。
林市府如果要把"優化公車"稱作是"BRT"也是可以的,只是
原來單純的交通政策,被他們視為"去標誌化"的政治議題。
已經為了選舉把"BRT"這個標誌跟"國民黨"和"胡志強"掛鉤,
為了勝選把它鬥臭抹黑,所以即使知道它對交通是有幫助的,
不能廢,也說不得再次使用和見到它,就想個不一樣的名字代替。
一樣的柴油公車,一樣的專用道,一樣的候車站體,慢車道一樣有公車
其實只是改個名字,BRT的缺點就都沒了...XD
mz3sp23 wrote:
林市府如果要把"優化公車"稱作是"BRT"也是可以的,只是
原來單純的交通政策,被他們視為"去標誌化"的政治議題。
已經為了選舉把"BRT"這個標誌跟"國民黨"和"胡志強"掛鉤,
為了勝選把它鬥臭抹黑,所以即使知道它對交通是有幫助的,
不能廢,也說不得再次使用和見到它,就想個不一樣的名字代替。
一樣的柴油公車,一樣的專用道,一樣的候車站體,慢車道一樣有公車
其實只是改個名字,BRT的缺點就都沒了...XD
改個名字有魔力阿
可以把這個工程的真正成本show出來
就是個沒法蓋中間兩邊湊合著用的公車專用道
結果用個花俏的BRT包裝就把預算拉這麼高?
當初直接蓋公車專用道能要到這麼高預算嗎?
哪來的機會撈工程款
呵呵
我覺得改公車不錯喔
現在去等一個紅綠燈的時間內車就來了,只是要在台灣大道的站點根本不用選車
行車時間跟BRT時代感覺沒啥不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