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一個天天開車走中港路(台灣大道)的開車族對BRT的疑問

http://mtbu.kcg.gov.tw/cht/img/map_LRT_circle_small.gif
您如果看過輕軌的路線圖, 就知道靠它可能很難改變我們高雄人的交通習慣
至少對我住C10附近來說, 我應該還是會選擇騎機車, 因為捷運/輕軌配套用的公車實在太難等, 車次根本不足

black79815 wrote:
高雄引進輕軌,只要與捷運搭配得宜,長久以來,將能逐步改善高雄人民對私人交通工具的依賴性...(恕刪)

曾醫師 wrote:
我以台北人的角度看待
從一開始我始終就覺得明明就是公車專用道的建置
幹嘛弄個捷運進出站方式
我只能跟大家確定一件事
台北棋盤式公車 + 公車專用道
是成功的: 大眾運輸通勤族不會塞在路上


我反對你的說法
BRT的概念已是公車專用道的更升級版
台北的公車專用道太成功了,讓大家以為這樣就夠了

但若仔細去分析成本,會發現有號誌優先,固定班距等一些觀念的BRT
在和一般公車相同的運量之下會有更低的成本

林的方法就是用台北307的方式投入更多的公車去跑
但是搭載的人數會更多嗎??短期是不會啦

所以就是投入大量的公車,不用去做其他的事來取代
技術門檻更高的號誌優先,固定班距的BRT

簡單一點就是 "專業人才"沒有價值
不用高的技術門檻的BRT,用大量的公車就可以了
改成公車專用道,對於慢車道的機車於是一大福音
在也不用在慢車道鑽來鑽去...安全多了
我天天搭兩截式公車上下班

老實說兩截式公車專用道開通後對我的生活更方便

但在它還不是完善的BRT之前

姑且就還是個跟一般汽機車一起停紅綠燈

即便塞車還是可以停在最靠近斑馬線的大眾運輸

如果變為一般公車專用道後能減少因交控尚未完成造成候車時間滯延的狀況

我想不嘗是這惹議的半殘政策還要再投入無底鉅額停損的好方法

拭目以待

vicentn wrote:
今天台中的 "BRT" 真的是 Bus Rapid Transit 嗎?
有雙截公車、有站體, 但最重要的交通號誌系統控制卻沒有,
這算什麼BRT?
國外的BRT還會另外建高架橋讓車跑,
台中的BRT是佔用平面道路的車道,



號誌優先是合約的一部份,目前就上線時間來說是該用了
但是你知道被新市長關掉了嗎??????????
原本依合約該開始用的,新市長都擺爛了
依合約閘門開始用了---新市長,不用了
依合約車輛故障廠商要負責---新市長,不用了,隨便拆一台來用就好

國外的BRT高架的只有 "兩個" 日本的名古屋和中國的廈門
其他的BRT就沒聽過有高架的了

kidi1117 wrote:
改成公車專用道,對於慢車道的機車於是一大福音
在也不用在慢車道鑽來鑽去...安全多了
那麼大的路,竟然連機車專用道都沒有?


再說,公車不會只走公車專用道吧,前公車停,後公車不停,不是又切過來?會不會更可怕?
kidi1117 wrote:
改成公車專用道,對於慢車道的機車於是一大福音
在也不用在慢車道鑽來鑽去...安全多了


那您要失望了......................
目前是新增加公車專用道的公車跑台中火車站<-->沙鹿

現在慢車道的公車沒有很明確的調整內容
先指出一點邏輯上的盲點
誰說BRT是為了開車通勤族設置的?

不論是公車、捷運或者是BRT、都是"大眾捷運系統"、不是"塞車解決系統"
要讓原本開車的人去搭這些東西、只不過是"可能附帶的效果"
怎麼會都在開車的人會覺得BRT可以解決某路段的塞車問題?
最大的問題就"你自己都在開車了、怎麼會覺得會原本跟你都在開同一路段的人會去搭BRT而讓你一個人開車?"

一個大眾捷運系統、是提升"運輸效率"為主要目標
為了這個"效率"問題、包括使用便利性、維護成本等等、都是必須考量的事情
現在的台中市長怎麼決定、必然也包含了這些要素

天龍國出現某某市的自私住戶來反對社會住宅
期望台中也不要出現只以考慮自身情況的人來看待整個城市發展
至於BRT是不是有弊案?
一個只有監視畫面可以看的行控中心要幾十億
我想通過智力測驗的台中人應該都看得出來才對、不需要討論吧?

柯P相較聰明許多,用公投,
後果大家自己擔。
我是台北人,只是老家在台中而已,本應該沒有資格討論台中BRT的,但還是忍不住想要參加討論。

個人覺得當初台中就不應該發展BRT的,胡市長當初不也承諾連任後要建MRT嗎?為何當初改建BRT的時候,台中市民們不願意強烈抗議爭取MRT?我想當初如果是建MRT的話,胡市長不會在去年連任失敗的。
講白了,台中BRT只不過是較大台的公車而已,可以載更多的人,但你說對交通有比較快嗎?有啦!不過只是針對公司或學校附近有設車站的人而已,加上是新的設施,大家覺得新鮮,所以短時間對交通當然有幫助,但會很明顯嗎?恐怕要一年後才能論斷。
但如果是MRT的話,便利性及對交通紓困絕對有明顯的幫助,為什麼?因為MRT不止乘載的人數可以多於BRT兩倍以上,而且不會影響到其他用路人,且不需要停等紅綠燈,時間縮短絕對比BRT更有感,而且只要車站設置位置好,更能讓多數原先開車或騎車上下班(學)的人更願意改搭MRT,所以不懂為何當初台中市民為何不強烈爭取設置MRT?

當然也許當初胡市長突然改用BRT取代MRT應該是擔心施工期間造成交通大亂而無法控制,以台北為例,當初在設置淡水線時,因為採用地下車道方式,施工期超長,因為當時台北市地下管線一堆,而且到處亂串,造成施工難度升高,所以我想台中市的地下管線肯定比台北更亂,施工難度更高,工期也會更長,所以胡市長才會改用BRT來取代,免得被罵慘,只是市區管線規劃是每個縣市長應該要關心、注意的地方,卻往往眼不見為淨而必須等到發生事故後才來檢討,這也是公務員的心態....
blackhades wrote:
我星期一到星期五上...(恕刪)
Smart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