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長期待在台中的真的很擔心現在政治考量施政下的家鄉!
aikawagu wrote:
看看這個討論串的回文就知道龍龍很厲害,很會把自己營造的跟明星一樣。
隨便喊個一句話,一堆人就相信了。
明明一堆人都已經貼文說根本沒有追加預算的事情,結果龍龍講一句話也不去查證,悲哀阿。
這也不是龍龍第一次這樣誇大前朝建設的金額了。
歌劇院關門,完成第三期??那可是追加的阿。
BRT還有人相信是兩年後才有行控中心(去查一下資料吧),還說花40億,
其中20億是鋪其他線的追加預算阿。
食物銀行早在101年台中就首創了,早成立了數個據點,結果龍龍加個聯盟兩個字,再說我做的。
人家文心捷運本來就要在2017-2018年試營運,結果發個稿告訴大家,耶我為大家爭取到在18年試營運。
這種上任到現在還在說謊的政客,居然還有人相信他台灣塔要追加一倍的預算。
BRT很爛嗎?
你們知道美國主要城市的大眾運輸工具就是BRT嗎?
捷運可不是每個城市都有喔。
我居住的大西雅圖地區是沒有捷運的喔,我們只有觀光用磁浮列車就一站而已。
什麼美國地大不會塞車?
大西雅圖從南Renton到北Everett每天都至少有五個小時時段在塞車。
對了,這個範圍大概40-50英里之間,慢慢推算吧。
記得我從Everett到Redmond微軟園區大概是25英里吧,塞車不用多久,大概兩個小時而已。
好在我後來都坐公車,對了,就是你們看不起的BRT。
大概縮短到一個小時。
這裡的BRT市區有專用道,上高速公路(抱歉最塞的就是高速公路),走高乘載道(Carpool lane)。
這裡的BRT看到紅綠燈也停
這裡的BRT可以上車前先刷卡,直接上車;
這裡的BRT可以把腳踏車放到車前方便腳踏車族群;
這裡的BRT有機器可以升降輔助殘障人士或者老人家
這裡的BRT也吃油也吃油電混合;
在大西雅圖地區,總共有209條線,26快速公車線,兩條南北輕軌(這就是火車,跟你電影看得不同)
他們人家花了10幾年建構起來的(主要是公車,輕軌=火車早建立好)。
你可能會說他們很有錢阿。哈....就是因為窮才蓋不起MRT。
另外,西雅圖跟Bellevue可不窮,光是微軟跟波音就養了幾萬家公司了。
哪像台灣人隨隨便便就要蓋捷運。
還有Madison street Rout
看看來加蓋一條短線花多少錢
當然,在台灣是沒有是非的,只有政治。
胡志強真的很爛,台中她媽的沒有錢,還要蓋BRT怎麼不蓋捷運,一條線也才三四百億。
結果他蓋了文心路,現在交通黑暗期,還是有人以為他沒蓋。
捷運一條大概要8-10年蓋的完,西雅圖BRT系統15年就蓋了209條線+26快速公車
所以,如果你繼續用政治來看,地球上其他城市遠永都是落後的
重點是,你們還想要台灣城市像國外城市一樣發展,結果你們被政治毒瞎了眼。
對了,對我這台中人而言,中港路什麼時候熱門時間不塞了?
一個國家也需要經濟成長
現在經濟成長已經被污名化成這樣
好像經濟成長是什麼罪大惡極的事情
人民企業也被污名成這樣
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社會?
從來沒見過會有市長直接跟人民企業直接對幹!
從來沒見過會有市長會把市民分成討厭的跟喜歡的,討厭的就直接刁難!
一上台不是好好的了解市政,反而是不斷的點火?
一方面要政府照顧弱勢 提供社會福利
卻又要政府壓抑民間企業的發展
只要民間企業作的不錯 就會被打上財團 接著就是一連串的謾罵
企業賺錢也是要繳稅
企業創造員工就業 讓勞工有錢繳稅
政府拿到稅金 做路 做社會福利 照顧弱勢 做公共設施 創造經濟發展 讓企業好好的創造就業 讓人民有工作可以做 這哪裡有不對?
台灣塔到底要不要做 老胡的時代認為台中需要讓世界看到 所以認為要做
現在深蹲龍認為不需要 網友認為不需要
到底需不需要 見仁見智 但是一個是否有眼光的市長 以後絕對會被檢驗的
看看現在的台中 創造多少的就業 吸引多少的外資 吸引多少的就業人口 又有多少的觀光人口
以後到底人民會記得深蹲龍的拆 還是老胡的建?
巴黎鐵塔 曾經也被那個時代的人批評的一文不值
但是百年以後 誰會記得批評的人? 而巴黎鐵塔卻成了法國的代名詞了。
而當初花的錢 到底值不值得?到底划不划算 那就自己判斷了!
反正深蹲龍已經確定不做了,多說也無益。
我要表達的是大家應該要客觀來看整件事情,不應單單只針對執政者的政治傾向而論斷,台灣塔從最早預算80億到後來可能要追加到150億才會蓋好,但150億真的能蓋好嗎?會不會再有第二次、第三次追加預算?而一棟花了150億蓋好的新地標又能為台中帶來多少經濟效益與工作機會?台北101當初剛蓋好的時候大家搶破頭都想要上到最高點看看世界第一,我也曾花了200多元上去過一次,但你問我還會不會想再上去,不會,因為地標就在那裡,它是固定的,而周邊商場全都是高檔百貨公司,全是貴族才買得下手的商品,你說經濟效益有多大?
今天換了任何人只要有點常識,都會反對繼續興建台灣塔,因為預算明顯不符合實際支出,而政府與建商勾結想要讓工程先進行,爾後再用追加預算方式迫使議會同意追加預算,因為頭已經洗了,議會還能怎樣,所以與其如此,不如認賠出脫,也許換個方式也能讓台中花少少的預算就能達到新地標,新地標應該是讓人留連忘返去了還想再去的地方,而不是高或造型特別就是地標,我想應該要冷靜看看接下來新市長有什麼建樹,畢竟如果光會批評前任市府的市長而沒有任何建樹的話,我想他想要連任下一屆應該也是很難。
Smart
拿鐵加糖 wrote:
一個城市需要的是經濟成長
老胡曾經在選前的一連串訪談節目中談過,他覺得在沒有先天條件的支持下唯有指標性建築才能吸引到大量的目光。身為工具機生產重鎮的台中在中國崛起的影響下生意每下愈況,台中需要及早開拓另一個財源-也就是觀光來應付下一個十年及二十年的發展。 台南跟京都是具有文化價值的古都,杜拜有棕梠島、世界島等人造的世界級指標。 所以他在台中的建設一直都朝這個目標前進,台中沒有夠吸睛的文化資產(別跟我說演武場或是日本人宿舍會有普通外國人想專程來看),這對觀光非常重要。都市的管理很重要,道路、治安等事項跟在地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只是這無法吸引外資、吸引到觀光客。 哪一個出國的遊客選地點時會說「喔,這個城市的路很平、治安很不錯,我們去走走吧」? 誰不是從必看景點,像是東京天空樹、杜拜帆船飯店、巴黎鐵塔凱旋門、或是泰姬馬哈陵開始挑的呢?當地的路平不平對他們很重要嗎? 有錢才能帶動發展,政府有稅收才能維持跟建設,外資的湧入並不是只有觀光業才會賺到錢,指標性建築雖然本身沒有獲利能力甚至燒錢,但是能帶動的邊際效應並沒辦法三言兩語的解釋清楚,我不想傲慢地叫人先去把總體經濟學給翻過一遍,但是一個只能靠貿易及觀光帶動整體發展之地的人民對經濟學概念一無所知真的很糟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