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rider325 wrote:
其實可以這樣設計,就...(恕刪)
前面有網友貼出來的內容:站體於快慢車道分隔島
「快捷巴士營運相關問題.doc」原文如下:
而設置於外側快車道係因快車道設置之位置若設置於中央快車道時,對於目前BRT雙節車輛的車門開啟位置,臺灣法令限制僅能右側開門,因此若設置中央快車道處,將會有逆向行駛的現象出現,因此綜合上述考量,將BRT大眾運輸系統設置於以現況快慢分隔島區間處,並佔用部分快車道、部分慢車道空間,藉以盡量降低慢車道、快車道之衝擊。
重點在:「將BRT大眾運輸系統設置於以現況快慢分隔島區間處,並佔用部分快車道、部分慢車道空間,藉以盡量降低慢車道、快車道之衝擊」。
如果都設在中央,站體的寬度加上BRT雙車道的寬度,將會完全的佔住快車道(當然對慢車道就沒影響了)....
而且BRT車道不再是直線,對車行速度也會有影響,過十字路口時沒有對齊,影響可能更大.....
不要以為台灣大道的中央分隔島很大,黎明路以西的中央分隔島很大,但以東的剛好相反,中央分隔島小,反而快慢車道的分隔島較大.....
所以,將站體設在快慢車道分隔島造成的overhead是較小的。
攝影愛好者 wrote:
如果以後蓋捷運
BRT還是會拆掉阿...... 怎麼可能不會拆 你不拆 中港路就沒車道了阿?
剩一條慢車道獨撐?
難道要BRT、MRT同路線共存?
所以還是要蓋中間才對吧!
我說得有到理吧!
請反駁我是錯的
有辦法BRT MRT 同路線共存!
引用一句電影"Lucy"的名言...重點在"時間"
如果拆BRT/蓋軌道捷運是晚上睡一覺醒來就可以完成的事.
BRT要蓋中間絕對沒問題,甚至要蓋高架在人行道上也可以,反正不方便的日子也就一個晚上嘛

同樣"時間"的問題,如果台中"現在"就有足夠的預算,馬上6線開始開挖移管線加上潛盾機鑽地道也行.
反正軌道捷運一蓋好,那些開車騎車的隔天就會自動跳上捷運在市區來去穿梭自如.

到時捷運出入口應該會廣設在每一個公司行號學校賣場和景點的門口,否則無法配合台中市民"不在正門口下車就不算方便"的心態....
.....有點扯遠了

問題是,現實並非如此.
就您中港軌道捷運有可能會興建,但不知道是何年何月的前提下...
因為蓋地底或高架軌道的工期至少要5年以上.
且將來建好軌道捷運後,其目標客群仍然是這些仰賴大眾運輸的市民.
市政府會把BRT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大眾運輸人口,用5~10年的軌道捷運交通黑暗期給打回私人運具去嗎?
我可以肯定的說,不會.
中港路目前慢車道大多為兩車道.
如果地底/高架軌道捷運開始施工真的把全部剩餘的快車道封閉,至少還有慢車道兩道可供"當時"僅存的私家車通行.
一旦中港路軌道捷運開始施工,第一個衝擊的一定是快車道上的開車族.
屆時開車族不是在慢車道(到時只能稱它是混合機車,汽車,公車的混合車道)上慢慢前進,不然就是改道,最好的情況是加入不受影響的BRT運輸,無痛渡過交通黑暗期.
以上是個人以常理推論.
至於是否對錯只能請各人自行思考,在下並不想反駁什麼.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