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

早說了,BRT是一場鬧劇,驗證了吧!!


edonff8 wrote:

因為公車本身就有設置刷卡系統,大搞所謂的捷運站體說真的根本是種浪費

...(恕刪)


浪費 <-> 一文不值

在我看來意思差不多? 還是有誤會?

何況我強調的部份是車內車外刷卡的利弊,壓根沒把重點放在站體上頭。


lordkikuko wrote:
浪費 <-&g...(恕刪)


車外刷卡就真的有像捷運
只要裡面空間大一點
應該不會像公車那樣擠到不能在到站前就在門口準備下車吧
這位老兄真是針知拙見啊~~佩服佩服!
20多年前來台中打拼的時後,就覺得中港路及文心路流量很大應該蓋個高架道路,但當時歷任的市長都沒動作,使得中港路多塞了好幾年~~不知要找那一位市長負責?
好不容易近幾年來,再各方的努力下,74號快速道路全線通車,鐵路高架化,捷運及BRT都將陸續完工~~外縣市的朋友來到台中,莫不感受台中各大建設的成果~~我只覺得這是台中市民之福!!
當然也有朋友質疑台中鐵路未何不地下化?我想當台中人享受鐵路高架化,使得鐵路兩旁交通順暢的時候,台南市民還得忍受鐵路地下化所帶來長年的交通不便!!
我想什麼是遠見~~高下立判!
綠豆黃 wrote:
這位老兄真是針知拙見...(恕刪)


台中卵、礫石層之地質與地工背景及深開挖擋土柱工法簡介
台中的地質太硬 不適合地下化
硬要做的話成本應該也不低…

台中盆地除了地表有一厚約 2 公尺之表土層之外,以下則為渾厚之卵、礫石
堆積層,因此開挖工作大部份都在卵、礫石層中進行。過去台中地區進行地下開 2
挖工作時,曾經使用過的擋土施工方法計有擋土柱工法、H型鋼樁工法、地錨工
法、連續壁工法、鋼劈力工法以及沉箱工法等,但目前以擋土柱工法最為普遍、
常用。由於台中盆地之卵、礫石層其標準貫入試驗打擊數之 SPT-N 值 大
多大於 100,最大粒徑超過 1 M 者比比皆是,且卵、礫石顆粒之母岩
乃屬石英岩或石英砂岩,質地非常堅硬,地質莫氏硬度為 7,單壓強
度超 100 MPa,一般機械幾乎無法直接貫穿,且鋼軌樁、木樁或預壘樁
又十分不易施工。而鑽掘結果所造成對卵、礫 石 地層顆粒排列的擾動,將徒增
困擾及艱難度,因而形成採用人工挖掘擋土柱之獨特現象。但是使用擋土柱工法
對於施工挖掘人員之生命安全,實無任何保障。台灣中部地區在過去亦曾發生過
數次因擋土柱施工挖掘人員於開挖豎井中傷亡的工安意外事件。此外,以人工挖
掘擋土柱,在時效及經濟上皆非最佳選擇,但目前在台中市高層建築物地下室開
挖之擋土壁十之八、九皆採用擋土柱工法施工。
為什麼要浪費錢蓋站體?採用刷卡進站?直接上下車?
=====================================================
會寫程式的人應該都知道,一個迴圈內的動作,如果可以省下一秒...
迴圈跑個10次,省下的時間就是10秒...
10秒不多嗎?教你憋口氣都難受...

上下車的人就算都能準備好悠遊卡在手上,終究還是得排隊刷那"一台"刷卡機,更別提得一手拿著卡片,搖搖晃晃走到座位,連帶後面上車的人就算嗶完了還是得等前個人邊收卡邊找到座位才能前進.

把拿卡片,刷卡進站,收好卡片等公車...這類時間提前在站體完成,就是可以直接地減少公車停等乘客上下車的延遲時間.


為什麼要縮減"大家"的車道,來建置"少部份人"使用的BRT車道?
=====================================================
公共運輸的目的,就是在減少私人載具的使用程度.
事實上,減少的車道,原本卻是"少部份人"的轎車才能行駛,換來的是更多使用公共運輸的大眾便利.

不覺得那些抱怨車道減少會更塞,沒有路邊停車格沒有地方停車,公車靠邊停都佔用車道讓車流不順的人,就是只想開著自家車在路上擠的人嗎?

車道/路邊停車格減少,讓私有載具間接不便,才能減少路上的車流量,提高公共運輸的載運量.
公車不能靠很邊停,也是因為有不少路邊臨停車輛阻礙了公車駛入公車停靠彎的動線,說到底還是走在路上的私家車太多.


台灣人實在不喜歡走路...

一開始我也對"公車專用道"很反感.
但是在看過多方的BRT計劃和討論,冷靜思考之後...
我個人覺得或許台中市的公車BRT,不是最完美的方案,但是在現有的時間空間和財力考量下,我覺得它是一個值得期待的解決方案.

綠豆黃 wrote:
這位老兄真是針知拙見...(恕刪)



當初要蓋高架時, 也有許多人建議過, 建議從交流道開始就一直蓋到英才路

但不知什麼原因, 當初只蓋了河南路那一段, 所以效果有限

或許樓主的標題要改的客觀一點, 讓參與的人都提出 BRT 未來可能遇見的問題

這樣對台中人會比較有幫助

就目前來看,

是否能如回家作業說的號誌的配合可以順暢?

左右轉車輛是否可如規劃的正常運行?

經營單位, 變成目前台中各客運業者共營時, 車輛規格是各業者要依據市政府規定的規格去訂製購買?還是各業者各自決定?

未來, 長途客運的轉乘站的設置點?

禁止燃油摩托車進入的區段?對於已經購買符合目前中央政府所規定符合環保法規機車的市民的補助措施?

這些應該也都是 BRT 所衍生出來的問題吧

這些問題是否能完善處理, 會是一大考驗


oec wrote:

是否能如回家作業說的號誌的配合可以順暢?

左右轉車輛是否可如規劃的正常運行?

經營單位, 變成目前台中各客運業者共營時, 車輛規格是各業者要依據市政府規定的規格去訂製購買?還是各業者各自決定?

未來, 長途客運的轉乘站的設置點?

禁止燃油摩托車進入的區段?對於已經購買符合目前中央政府所規定符合環保法規機車的市民的補助措施?


...(恕刪)



優先號誌系統可能得調整一段時間吧
目的雖然是要讓BRT順暢,但若讓南北向車流沒得過可就是挖東補西了。

目前已經實施的是河南路跟文心路這兩個量大的路口
剩下比較大的就是五權路跟忠明路,日後也有可能會禁止左轉
但並沒有說完工後會不會繼續禁左轉,只是依目前忠明路一大票左轉車堵住的情況看來
雖然改掉會比較好,但是並沒有適當的右轉再左轉道路可以替代
在東興路右轉之後要一直走到公益路才能集兩個左轉轉回忠明南路.. orz

目前的新聞稿可以確定是要同型的車輛(就算是要同規格選擇也不多吧?
市府釋出利多拿到多一倍的數量,業者付車錢以確保黃金路線減少後的收益
民眾的等車時間可以因為車輛增多而大幅減少。

長途客運目前看來是在水湳經貿園區的大宅門轉運站

目前唯一確定的是水湳經貿園區,原本的方案是要105年(這有點忘了 orz)特定區域內禁行二行程機車,
但是在藍綠各一半議員的加碼下就變成了燃油車全部出局的情況,而這也只是兩個月內在議會通過的事而已,
應該還沒生出後續的配套措施吧我想..


edonff8 wrote:
首先我必須說,我天天...(恕刪)


天天搭公車,從來沒遇過有人上下車時沒有先把卡準備好?
未免有點天方夜譚吧!
就算每個人都準備好卡,一個一個輪流刷不用時間嗎?
難道你沒有碰過有人刷失敗又重刷的嗎?
省去這些步驟,行車時間一定會縮短,這應該是好事吧?
有些人嫌BRT不夠快,採用車外收費加快速度又嫌浪費錢,真難伺候啊.
lordkikuko wrote:
優先號誌系統可能得調...(恕刪)


調整和配套,是前置評估+數據模擬+嚴格執行...

前天,施工到文心x中港
號誌改為三燈了,到路口的左彎待轉才發現

二位工程單位派出的大叔,在左轉道急切地要求我直行...

小弟沒有預警下,當然直接左轉,幸好沒有事故。
我會檢討自己眼殘,但是下午再次行經該路口,相同的情景發生在對向的其他車輛,十幾台...


市政府人員嘞?
阿Sir嘞?
  • 7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