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SE100 wrote:無法理解為什麼不學以色列蓋海水淡化廠解決 以色列是老天不給雨沒來源,不得不為之;台灣是老天給雨給太多但留不住,在大雨來時留住更多並減少浪費,比起砸大錢花時間蓋廠再浪費電會更有效率順帶一提,依據2017年經濟部水利署資料公務視察報告(google 以色列水費),以色列家戶每月水費約美金30 元(台幣約840),差不多是台灣家用水費的3倍...你,願意付嗎?
stargroup wrote:產量規模小,當然成本貴小標小標的發包,廠商賺得笑呵呵 離島地區人口少,產量規模也大不起來,就算把所有離島都統一成一個海淡站,價格也是落在我前面寫的15元/噸上下,以色列能壓到每立方米0.5至0.55美元那麼低,並不是量大,而是精簡人工和用電有補貼(電廠和海淡廠都是同一間公司蓋的),事實上海淡的耗材及人力佔一半費用,電費也佔一半的費用,至於你寫的廠商賺得笑呵呵,除了代操作公司賺了一些人力費,蓋海淡廠的得標公司,到目前為止,我還沒看過賺錢的,有的話把政府的得標資料貼來看看,是不是我的訊息又落後了。
LIKE-SEIKO wrote:我是認為 海水淡化的成本高 可以先供應給科技業使用畢竟科技業 用得起高單價的水費而 便宜的水 優先給老百姓使用才對(以上是我的白日夢 政府那些狗官 根本不可能如此執行) 自己去查新聞,六輕就是自己花錢蓋的,預定明年啟用,但現在該公司可能還會怕民眾用民粹來逼政府要求六輕的海水淡化廠要供應給大眾使用呢…
我知道了啦,就是成本太高,加上海水淡化廠出來的就是純水了,以後翡翠水庫的水就不能說水質好了,台中水質就比台北好了,其實台灣有海水淡化廠,就是台鹽生技的台鹽深沉海洋水但很貴,還有一些科學工業園區和發電廠等,應該是用ro或蒸餾吧,這麼頂級的純水怎可能當做家用洗澡水,又不是以色列有錢,這樣就會有人覺得不公平,只有某些人用的到純水,如果全台灣都用ro,而自來水現在配管都用耐衝擊塑膠管或白鐵管,那賣淨水器的就準備全倒了不用賺了,自來水也濾不出東西來,在也不會有濾芯很髒的那種圖片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