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costco機捷的“高”房價??

我覺得好市多購物的感覺有點像以前的倒閉萬客隆  什麼都是一大包 買包衛生紙只能選一大條 買罐牛奶都要三瓶一起買 牛肉他的一包每天煮一週還沒吃掉1/3 想買小包的都很難找。相較於愛買跟家樂福 小份量的選擇就比較多 也因為這樣 我台南的老家跟台中的新家一公里內雖然有Costco 但我寧可去大潤發或全聯   但這個概念或許台灣愛洋腸一樣 就算渣男 妹子還是排隊在等著被吃🤣🤣🤣🤣🤣🤣🤣
台灣台中市民 wrote:
到底去COSTCO好...(恕刪)
kunlin0817 wrote:
我覺得好市多購物的感...(恕刪)


感覺你的比喻有點像 那種看自己褲檔會自卑那種人

台女愛洋腸 難道台男不愛大奶嗎? 你這比喻夠爛的 也夠偏的

況且大潤發最大股東就是你嘴洋腸 ...而好市多台灣人持股更高...
虎仙 wrote:
小女子不才,想請益方...(恕刪)


樓主我覺得你想太多 如果用投資客角度去看 根本不准

第一 好市多對於現在新小家庭的 吸引力不大 加上外食

現在會去好市多的 都家庭都集中在40-73年次 有兩個小孩以上的家庭 或是營業商 如民宿 餐飲店不少

好市多只是帶動一個人潮的流動 對於投資客來說是最重要的 其它根本不在乎

台中人口沒有像之前增加那麼多了 北屯的崇德路前段靠近74那段 開發了5-6年 晚上也沒什麼人

台中重劃區太多了
Card Aacc wrote:
樓主我覺得你想太多 ...(恕刪)


http://home.appledaily.com.tw/article/index/20191019/38473831/news/

其實“低總+有題材”就是最簡單的答案
costco除了以上客群
其實我覺得年次有在年輕一點
大學時代很多人的休閒就是去逛順便吃個免費試吃或share食物
窮苦學生時代好去處
而竹科光埔重劃區周邊組成也都蠻年輕的
感覺分析消費客單價自營商 餐廳應該會較高

除了招牌的一些食物、洗劑等
有些電子產品、國外服飾價格真的很破壞行情
這些就沒什麼效期的限制

台中重劃區太多了,沒錯!!!
所以個人看好G0 不看好單元十二(除G3、4周邊普遍離捷運遠,低容積)
不過別帖有人提到其實這二個區域不宜涇渭分明
二邊公設等有互補作用也頗有理
在供給量大的情況下(重劃區多)
有沒有特色、題材、前景的"建案"能異軍突起就會決定能不能熱銷
G0是目前除水湳外少數高容積規劃、有不少商業區的區域,
1.高容積未來區內住戶通勤不搭捷運用自駕車造成的擁擠,
北方連通環中路小條,西向連接省道通道的開通時程
2.未來捷運營運彎曲路段周遭的噪音
3.商業區做可能做較鄰避的商業活動是
以上3點大概是後續需要觀察的地方
看看天龍國的好市多
一般都在相對蛋白(郊區)的地方:內湖、汐止、中和、北投等等
至於信義、大同、中正、大安這些比較精華的地段賣場也塞不進去
結論:房價不是用好市多來決定的


虎仙 wrote:
小女子不才,想請益方...(恕刪)
richard0629823 wrote: 有沒有特色、題材、前景能異軍突起就會決定能不能熱銷 

題材都是對投資客和沒經驗的自住客才起的了作用。
大部分的自住客看重的還是工作通勤距離、生活環境、和學區這些實際層面的考量。
bonbon5566 wrote:
題材都是對投資客和沒...(恕刪)


身為地政相關(或許不專業)從業人員被歸類為沒經驗自住客也是蠻尷尬的= =

工作通勤距離、生活環境、和學區本來就是優先考量阿
反而附近華德福、葳格聽聞不少西南屯區家長送子弟來此就讀呢
去案場銷售絕對不會放過這些優勢不講
反而我聽到只想翻白眼心想小的家徒四壁未來有小孩沒意外大概就是便宜公立念一念就好
公立學區是蠻中規中矩的也有段距離,有小孩族群是不太方便
未來就等人口數到一定規模等單元十二的文中小開闢

但同樣拿重劃區來比
單元幾期、十四期都是低容積
所以G0高容積有其特殊性,但注重隱私性怕密度太高的人可能沒那麼喜歡
然而容積供給較多相對量大相對房價會比較平易近人
還有不是每個單元、幾期都有那麼大面積商業區跟有捷運
當然怕熱鬧的人可能不喜歡
我只是闡述它規劃上的特殊性
比起現今大部分重劃區同質性很高下(普遍低容積)有其特點
當然特點有人愛有人不愛,僅此
有商業區未來比起純住宅區的重劃區
土地使用會更加多元
是好事、壞事就要看未來業種了
若是大型商場(店)及飲食店應該能加分
若為電子遊藝場、理K、夜店等就會較像南十二期一樣價格會略遜北十二期

題材就算對自住客還是有一定作用啦
除了要找鄉間房子過過退隱生活族群
很少人說我買房子要找沒題材、前景的地方吧
當然有時前景是業者創造的就是...
反正再沒前景的區域業者也都很能編織美夢就是

而此區推案眾多別帖也有人提到3年的時程容積獎勵了
建商除了一窩蜂外也有不得不推的成本壓力
就算不看好此區已經入手土地的建商還是會請照阿!!頂多請完帶建照賣掉土地
畢竟都市計畫書載明3年就是要3年內有取得土地的建商盡速蓋一蓋發展此區
最少到期前大家也會搶掛個建照
richard0629823 wrote:


身為地政相關(或...(恕刪)

我們想強調的點可能不太一樣。
台中重劃區和市區內的首購案供過於求不可否認。而且不論容積率、獎勵時程、成本等因素都還是量體過大。自住客因爲選擇多而被稀釋,並不會因爲”題材”這個特殊性而一窩瘋集中在G0站。在我看來台中市現在才正要開發的新興重劃區未來的發展都會不上不下。
bonbon5566 wrote:
我們想強調的點可能不...(恕刪)


台中重劃區和市區內的首購案供過於求不可否認,這句話可能有疑義
2019/10/07 工商時報新聞 總銷90億元的「寶格」新成屋,目前銷售已達"七成"
2019/10/19 重金邀林心如代言 超級大造鎮4個月賣破"千戶" 共1674戶
找個七期跟偏向首購案的新聞,除了首購供給量大,中、高總案供給也沒在少的

G0因為高容積比較有可能出現低總產品是其優勢,但這優勢因為地價上漲迅速也減少了
在我看來台中市現在才正要開發的新興重劃區未來的發展都會不上不下,是阿因為供給量大阿
所以民眾對重劃區的優勢、產品規劃的選擇性更加多元就會更斤斤計較每個重劃區、建案產品的CP值

其實不用現在開始單元八鄰近下一個新星-水湳經貿直到獎勵時程都過了才有帝璟出來推大樓案
後面供給如此量大的重劃區要不區位優異或有特色銷售去化都很難跟以前房地合一前的榮景相比
richard0629823 wrote:
台中重劃區和市區內的...(恕刪)


你是投資客吧...? 還是你自己太理想化了?

目前所指的供過於求,是在說對真正有自住需求來說已供過於求,當然現在的建案還是會完銷,為什麼?有投資客支撐呀,沒有投資客,建商可能倒一半。

建商和投資客的關係就是魚幫水、水幫魚,密不可分,就是聯合在炒房 。

這些完銷的新建案、新成屋,真正有入住的戶數,看有沒有5成。

其實不用在那自欺欺人。

投資客和建商就是會理想化,把夢劃很大,掩蓋事實真相。

真正要自住的其實都不用理會。

要投資的是可以看看。

這個社群很多投資客,甚至有代銷...其實看看就好。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