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今年要換屋才密集在台中看案子 。以小弟的中價位預算,心目中的品牌和親友口中聽到的,就惠宇,精銳,鉅虹,而其中也是我住過的建案。看了烏日,嶺東,十一期,十二期和這邊的預售案。也看過寶輝,寶璽和惠宇的二手屋。發現好的建案即使過了十年,那質感就是不同。住了若干年也可以短時間賣出。小弟和太太是希望十年後能住進龍寶或聯聚。當然,有夢最美。
我是大俠我吃漢堡包~你不是大俠你吃香蕉 wrote:對照有"善心人士"提供的報紙售價(假設最低價是4樓,最高價是頂樓或第2高樓),那我親友買到的價格就全是代銷開價的61折~65折,很重要的資訊,謝謝你們! 也分享給其他傻傻的年輕人做參考! 我對照實價登錄 跟我買的經驗 覺得你根本無的放矢當然啦 如果你以惠宇的價格 跟其他別家預售案 來比 這個折數才有可能
對手上有房子的人來說,當然還是希望房價有持續向上的空間,這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幾篇商業意味濃厚的報導是不是就能形塑新的市中心,這也是應該不難理解的。在我年紀小小的時候,長輩都說一定要買房,因為過去三、四十年,房價都是往上走的。等我20歲時,才發現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不過,社會氛圍就是這樣,我們也不想對抗,財富總是集中於少數人之手,也不是沒道理的事情。
3C商品很多業配文,也流行口碑行銷操作,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中低價商品著重衝動購買。但你說幾篇商業化的報導就能形塑新的市中心,這恐怕是太過樂觀。我們手上也有房子,也期待房價持續往上,但觀察台中過去20年的房價變化,恐怕不是如此啊。每一波景氣變化,台中總有大型建商倒下,但痛苦似乎總是容易被忘記,往前衝的人還是很多。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只記得十年前的SARS或921,誤以為這就是壓低房價的極少因素。並樂觀的以為,再來一次SARS或921,房價不會崩跌,因為多數人已懂得危機入市。其實,景氣循環才是真正的房價變數。
房子要選自己喜歡的最重要,未來是漲或跌是其次。房屋只能是資產配置的一環,並非全部。事情總得瞻前顧後,幸運地我們處在資訊豐富的時代,若能平日多充實基礎財務與投資理論基礎,加上歷史事件的反省,並多請較周邊值得學習的親友,多聽多看讓自我持續長智慧,穩健地增加自身的財富,並非難事。小從記帳,大至地產,自有一套處理方式,跟大家共勉之。
peter lai88 wrote:我對照實價登錄 跟我買的經驗 覺得你根本無的放矢...(恕刪) 這廣告價是網路po的不是我做的,我對照廣告價就是61折~65折,我相信你們這些"專業的"買也是這個價錢,還裝!?
房子選自己喜歡的最重要,未來的漲跌是其次,這樣心理比較沒壓力。房屋僅是資產配置中的一環,所以千萬別把所有的本投入。平日多充實基礎財務與投資理論基礎,更記取歷史上值得反省的事件,並佐以周圍值得學習的對象,綜整出自己個人的成功模式,這才是穩健的。小從記帳,大至地產,都有值得我們不斷地學習,聽聽不同的聲音也是我喜歡的事。共勉之altisc wrote:我是今年要換屋才密集...(恕刪)
這邊 "專業的" 真的很多,說真的,我寧可看到仲介的發言(擺明自己是仲介的),也不想看到那些急著轉紅單出手的護盤文。我是大俠我吃漢堡包~你不是大俠你吃香蕉 wrote:這廣告價是網路po的不是我做的,我對照廣告價就是61折~65折,我相信你們這些"專業的"買也是這個價錢,還裝!?...(恕刪)